猪肉占中国百姓肉类消费总量的 60%,我国养猪产量和消费占世界一半,年产值达 2 万亿元,养猪业一直是国稳民安的重要产业。在江西农业大学,有这样一支团队,不忘传道授业初心,坚守良种报国使命,几十年如一日,扎根江西老区,致力于培养更多生猪种业创新创业新型人才,为彻底破解生猪种业的“卡脖子”问题提供智技支撑。下面,跟着小编一起走进他们的故事。
“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千百年来中国农民向往的幸福愿景。团队带头人黄路生教授的心中始终有这样一本账:中国生猪饲养量占世界一半,猪种资源占全球三分之一,我国核心种源90%依赖进口,养猪养殖效率只及国际先进水平80%。为了探索猪种基因的奥秘,1995年,时年30岁的黄路生教授在获得新中国成立后畜牧专业领域第一位前苏联及俄罗斯正博士学位后,毅然回到江西农业大学这片红土地,组建并引领“家猪育种教师团队”并投身动物分子遗传标记及“中俄猪联合育种”的教学与科研工作。1997年,江西省首个畜牧兽医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产生;1999年,江西省首家重点实验室—江西省动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建立。2003年,牵头的“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科获博士学位授予权,实现江西农业大学博士单位突破;2017年,畜牧学科入选省“双一流”优势学科;2018年,引进了美国科学院院士、沃尔夫奖获得者Michel Geordge教授担任讲座教授,填补了江西省该类人才项目零的空白;2022年,领衔组建了江西省唯一独立组建的“猪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全国重点实验室。
黄路生教授团队注重科学研究、社会实践与思政元素有效结合,以思政高度强化家猪育种教师团队的教学与研究,以坚定的政治责任感为同学们讲授思政理论课。黄路生院士及所有高级职称教师奉行“决不落课”要求,每学期如常走进本科生的课堂上课、听课。同学们被教师团队浓厚的理论讲解及灵活的知识应用深深折服,对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努力实现人生梦想、尽力书写人生华章,有了更深的感悟,初心永恒。
团队始终牢记心底那份育人情怀,肩负“一头挑立德树人、一头挑强农兴农”的时代使命,坚持与本科生、研究生上课,与同学们一起分享个人经历、交流成长成才的故事。团队坚守教师职业的神圣使命,积极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帮助师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学生被团队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功底深深折服,也被黄路生教授这位“高科技猪倌”引领团队勇攀科技高峰的精神深深打动。团队探索建立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产业“三位一体”学科专业建设路径,培养了一大批毕业生扎根畜牧兽医行业产业创新创业,为我国(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扎实的人才和技术支持。2007年,动物科学专业入选国家特色专业;2019年,动物科学专业入选为国家“双一流”建设专业,2021年,畜牧学科入选江西省“双一流”优势高峰学科和突击队学科。团队长期探索形成新时代动物科技类学生的“五有”(有家国情怀、有国际视野、有专业技能、有廉洁品格、有健康体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获2018年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黄路生院士牵头的教师团队获2018年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为了探索猪种经济性状形成的遗传基础,团队成员历时4年半、行程47万公里,采集了国内68个地方猪种(群)12700份DNA样品,并通过国际合作和博士后培养,构建了国际上最完备全球猪种资源基因组DNA库,系统研究了欧美商业猪种及中国地方猪种生长、繁殖、体型、毛色、抗病和肉质性状的种质遗传机制,成为国际上发现并鉴别家猪质量性状及复杂数量性状因果基因及其因果突变最多的研究团队。2023年,黄路生院士团队首次鉴别到猪基因组中影响肠道菌群组成的因果突变并解析其作用机理,是国际上整个农业动物领域(猪、牛、羊、鸡等)第一个鉴别到宿主基因组影响肠道菌群组成的因果突变,以通讯作者单位发表中国畜牧学科目前唯一《自然》研究长文。成果对于研发宿主遗传通过调控肠道菌群提高猪饲料转化效率和生长速度新技术,培育节粮型和快长型猪新品种具有重要参考作用,对我国种业自主创新具有重要意义。2015年,黄路生教授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遗传》发表《全基因组重测序揭示猪环境适应性的分子机理及可能的属间杂交现象》封面论文,为家猪种质特性遗传机制研究和优良基因资源挖掘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性科学数据,首次在哺乳动物中发现古老属间杂交导致适应性进化的遗传分子证据。2020年,团队组装了世界上唯一无盲区、最完美的家猪基因组,成为国际家猪基因组“金标准”。
▲《自然》论文成果在新华网客户端、人民日报进行专题报道
生猪种业作为产业链的“芯片”,决定了产业效率和效益。我国每年种猪需求约1500万头,直接产值约750亿元,影响下游商品猪约7亿头,年产值约2万亿元。我国种猪顶端优质核心种源对外依赖的持续现状已在战略安全层面影响生猪种业安全。国家已将生猪顶端优质种源列为我国农业5个“卡脖子”产品之一。仔猪大肠杆菌K88腹泻是猪生产常见病,每年近700万头仔猪死亡。团队历时11年攻关,首次在国际上研发了仔猪断奶前腹泻抗病基因育种新技术,在全国20个生猪主产省育成84个抗病核心育种群,成果获2011年国家技术发明奖。2017年,团队牵头研发了国际领先水平的家猪育种新技术—“中芯一号”育种芯片,芯片包含自主专利技术占国际上同领域核心专利三分之一,并对民族企业全部免知识产权费使用,而此前中国企业每检测一个因果基因位点就要支付30美元专利使用费。“中芯一号”育种芯片被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和国家遗传改良计划推荐使用,累计在全国21个省、32家种猪育种企业测试11万余头,育成专门化种猪品系59个,成为我国自主育种的重要支撑技术。2023年,育成体格长大、肉品质优、耐粗饲、排骨多为主要特点的“山下长黑”猪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猪种推广带动赣南原中央苏区一大批农户产业创富。
▲种猪育种技术研发和推广代表性成果获 2 项国家科技奖励
▲山下长黑猪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专家现场审定
30多年来,团队扎根江西,为社会持续培养与输送大批畜牧兽医高层次专业人才,一方面在农用种猪领域技术创新,实现良种国产,推进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另一方面在新兴医用猪领域,培育了可自主诱导的肝癌、肺癌基因工程模式猪和人源化胰岛供体猪群体,为医用猪研究提供产品支持,实现0到1的进程中抢占先机,争取主动。“一猪两用”技术创新和产品创制,已成为黄路生院士团队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追梦之旅”。
自信自强,守正创新
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希望猪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教师团队
不忘立德树人初心,坚守良种报国使命
拿出更多顶天立地科技成果
培养更多生猪种业创新创业新型人才
为彻底破解生猪种业的“卡脖子”问题提供智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