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农业大学2020年“双代会”代表意见回复情况公示
发布日期:2020-11-03     阅读次数:

江西农业大学2020年“双代会”代表意见回复情况公示

  

  江西农业大学十届四次教代会暨九届四次工代会于612日顺利闭幕,代表们在会议讨论过程中就学校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人才工作、校园建设、干部培养、扶贫攻坚以及塑造农大品牌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经校工会整理、汇总,提案工作委员会主要负责人经过多次讨论,最终形成任务分解意见。相关承办单位高度重视,接受任务后认真办理并回复。现将十届四次教代会暨九届四次工代会代表意见回复情况公示如下:

一、综合管理意见

1、重大工程和重大事件的进展呈现在公共信息平台上,让全校教职工能知晓、关注和关心学校重大工作的发展进程。

党办校办回复:学校建立多元化的校园重大工程和重大事件信息公开渠道及监督体系。一是通过党委扩大会、中层干部大会、教代会、重阳节老同志情况通报会等会议形式,对重大工程和重大事件的进展情况进行通报。同时,通过学校网站通知公告、办公系统通知公告、相关职能部门网站、督查督办系统等渠道通报重大工程和重大事件;二是安排使用单位全程参与工程项目建设,定期(每周一次)召开工程建设监理例会通报工程建设情况;三是新组建的校园建设处成立质量监督科,设立工程建设监督举报电话,接受社会和师生监督,由党务政务督查室对开建重点工程项目进行全程督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置,并不定期在办公系统通知公告栏中发布《督查通报》;四是加大宣传报道力度,及时在校园网“农大新闻”、“工作动态”专栏发布重大工程和重大事件工作情况相关报道,基本实现了每半个月通报一次相关工作进展。学校将进一步加强督促检查,要求各单位负责同志及时、准确向本单位教职工传达学校会议精神,督促有关部门对于重大工程和重大事件有关信息尽可能第一时间做好通报工作。

2、畅通信息渠道,充分发挥“校长信箱”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以加大民主决策和管理运行机制的建设。

党办校办回复:学校历来高度重视民主管理,健全领导联系基层制度,畅通师生反映意见渠道,形成了充分依靠师生民主办学的良好局面。

一是全面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建设。学校不断加强教代会建设,,扩大教职工代表大会的讨论建议权、讨论通过权、评议监督权,为学校党政决策更加符合办学实际,更加民主化、科学化奠定了基础。绩效工资分配、水电改造、住房分配等重大事项及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均提交教代会审议,教代会闭会期间还通过召开代表团团长会议等形式,决策重大事项。学校还在各学院全面推行了二级教代会制度,保障了基层教职工有效参与民主管理。

二是广泛畅通信息渠道。构建了以书记校长信箱、校领导接待日、师生热线等多位一体的信息收集渠道,并逐步加大了督查督办力度,坚持做到次次有调研,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充分发挥全体师生参与决策、管理作用,2020年上半年调查处理来自书记校长信箱等途径建议、意见和问题145件。

三是充分发挥学生校长助理作用。学校自2016年开始,已聘任559名学生担任学生校长助理。2019年,学生校长助理参加学校教师节庆祝大会、各类调研会、座谈会等大型活动10余次,接受学生咨询求助1456人次,提出合理化建议77条,围绕学生学习、生活开展调研10余项。

今后,学校将进一步充分发挥信息渠道作用,广泛征集民意;加强转办督办力度,积极推进参政议政;持续加大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机制建设力度,全面推进有特色高水平农业大学建设。

3、建议提前谋划下学期的防疫工作。

党办校办回复:1)做好秋季学期学生返校相关工作汇总、信息报送、文件制发,根据疫情变化及时调整和完善工作方案。

2)按“错时错峰、分期分批”原则组织学生返校报到,做好2020级新生入学报到工作。加强学生返校后的每日健康监测、宿舍及个人卫生管理、学生就餐管理、出入校园管理、教学管理等工作。

3)设立发热预检分诊场所、负责联系转送发热病人到定点发热门诊医院就诊;设立经定点发热门诊医院排除疑似后的学生隔离治疗场所。

4)实行教学区、学生生活区、办公区与教职工家属区分区管理。重点加强教学生活区管理,进出人员和车辆原则上凭卡通行。临时进出人员和车辆,严格实行报备审批制度。

5)加强校园内教室、食堂、宿舍等学生重要聚集场所和洗手间、洗漱间的保洁和消毒。开展校园环境卫生大扫除,做好生活垃圾清理、分类和投放,保持校园整体环境干净、整洁。

6)在前期防控物资采购储备基础上,进一步配足疫情防控所需的口罩、体温枪(计)、洗手液、消毒液等防控物资。

7)总结上半年疫情防控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创新教育教学、考试考核、创新创业、毕业设计、科学研究、实习实训等工作方法举措。

8)强化宣传引导,深入挖掘先进典型,做好舆论引导、思想教育等工作。引导师生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规定,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抓好网络舆情监管。

9)在严格防控疫情,管控校园的同时,细化服务举措、加大人文关怀、主动为师生群众排忧解难,加强师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帮扶辅导。

10)总结前期疫情防控应急处置经验,完善应急处置预案,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切实做到及时启动快速反应机制,严格落实联防联控机制,启动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11)进一步推进疫情防控工作常态化管理,要求校属各单位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全面熟悉政策、实时掌握动态、主动担当作为,带头落实落细本单位疫情防控工作。

4、加强三家村搬迁工作的宣传引导。

党办校办回复:在学校积极努力下,三家村整体异地搬迁工作得到省委省政府和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已被列入南昌市重点工程。根据工作方案,三家村搬迁工作由政府主导、学校配合。南昌市委、省教育厅成立了领导小组。学校也将适时成立相关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政策宣传组等若干具体工作小组,按整体部署和要求专门负责该项工作的宣传引导。

二、干部的培养与管理工作

1、加大机关与学院干部的交流力度,多转换角色,激活各级干部的活力。

组织部回复:学校党委非常重视学院干部培养和干部队伍建设,为充分调动年轻干部工作积极性,为学校储备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后备干部队伍,2020615日校党委下发了《江西农业大学科级干部选拔任用与管理规定(修订)》(赣农大党[2020]24号)文件,文件明确将有计划、有重点地推动机关与机关、机关与学院及其他单位科级干部的交流,从制度上保障机关与学院干部交流的有序开展。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学校已经组织开展了一批科级、处级干部岗位交流,下半年又推进了19位机关干部交流到学院辅导员岗位任职,有效促进了机关与机关、机关与学院等部门之间干部轮岗交流。

2、基层干部提拔太少,学院提拔少、机关提拔多。要增加院系基层干部的提拔,否则会影响积极性。

组织部回复:校党委高度重视干部培养和提拔工作,严格按照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坚持把政治标准作为干部提拔的首要标准,并结合机关、学院、附属单位特点和工作需要,严格按照干部任用程序,有序开展干部选拔工作。近两年,提拔干部50人,其中从学院一线岗位和专职教师中提拔了12位政治素质过硬、业绩突出、能力强的领导干部,从机关提拔到领导岗位的干部中,9位干部是从表现较好的学院交流到机关任职后提拔。

3、充分考虑雇员制青年干部、辅导员队伍的发展问题和编制问题。

组织部回复:针对雇员制年轻干部和辅导员队伍发展问题,20208月,学校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开展了专职辅导员招聘工作,计划招录78位专职辅导员,经考试、考核正式录用后,可办理聘用、入编手续,享受国家规定的工资、福利待遇。这次招聘考试中,有44位雇员制干部正式录用为有编制的专职辅导员,根本上解决了雇员制年轻干部、辅导员队伍发展和编制问题。

4、学校对行政岗位招聘来的博士未来发展渠道、培养途径要明确。

组织部回复:目前,学校引进博士人员需要安排到行政岗位工作的,根据《江西农业大学科级干部选拔任用与管理规定(修订)》(赣农大党[2020]24号)文件规定,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在学校工作1年以上,表现优秀、工作需要,可以直接提拔为正科级干部。2020年已经将2位安排在行政岗位工作的博士人员,提拔到科级岗位工作。后期根据博士人员工作能力和表现,学校通盘考虑,将优晋升提拔使用。

5、对学院年度工作考核建议采取动态对比,要考虑几年之内的指标。不能把指标只放在当年取得的成绩的量上,还要考察在这几年之内业绩上是否有显著进步,这应该是主要指标。

组织部回复:校属单位年度考核直接关系到部门利益和发展,校党委高度重视,并一直在不断修改完善年度考核量化指标和定性评价。学校是以农为优势、以生物技术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学院的教学、科研、学科和人才引进等方面各有优劣利弊,有的学院优势明显,有的学院相对较弱,这是客观的事实。组织部将进一步加强年度考核量化指标的合理化研究,不断修改完善考核实施细则,力争实现考核动态指标与静态指标相结合,尽量促进考核方案切合实际,考核结果公平公正,考核成效激励作为。同时,也希望各位代表在提出意见建议的同时,将自己对年度考核指标的具体量化和定性评价的有关方法一并附上,为我们修改和完善考核方案提供参考。

6、对行政管理人员加强培训、提供参加会议等多形式的学习机会。

组织部、党校回复:组织部和党校每年都会根据当年情况,结合工作实际,安排行政人员培训。其他党政机关和职能部门内部也会根据工作需要,组织干部开展学习培训、参加校内外专业培训。2020年上半年和暑期,因疫情影响,开展的行政人员培训特别是科级以下行政干部培训较少,主要开展了处级干部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集中轮训、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题讲座等,下半年将视情况,力争合理安排行政人员学习培训。

7、学校的督查工作的权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督查结果的运用体现不够。

组织部回复:学校督察工作牵头部门较多,各部门开展的督察情况均由各部门掌握,组织部主要是干部监督。为了进一步提高督察工作的权威性,发挥督察结果应用成效,组织部将把督察工作结果应用纳入年度考核内容,督促各职能部门对校属各单位年度考核量化打分时,将督察结果作为评分标准之一,综合评价打分,确保督察结果体现在年度考核结果中。

三、宣传工作意见

1、宣传工作以网上为主,但点对点的宣传也不可缺少,同时还要谋划有影响的宣传报道,要加大我校的正面宣传强度。

宣传部回复:今年暑假,党委宣传部牵头对校园网主页进行了改版,重新设定了板块栏目、调整了色调布局,新版校园网投入使用后,在校师生、广大校友普遍反应较好。

加大了主题宣传报道。在校园网推出“当年我选择江农”“文明实践”“新时代赣鄱先锋”“喜迎教师节”“战疫思政课”“战疫主题征文”等专栏,扩大宣传报道的影响力。

加大了深度报道力度。组织工作人员撰写了《传承红色基因,砥砺青春前行——江西农业大学开展“红色走读”竞赛活动纪实》《江西农业大学:别样开学季喜迎学子归》《全省高校最美辅导员”袁颖芳:与辅导员岗位结缘是今生最美的邂逅》《江西省五一巾帼标兵”冷竹青:以”数“传情站好三尺讲台》等多篇长篇通讯,报道学校先进典型、办学特色,江西日报、江西教育网等主流媒体分别予以转载。此外,新闻中心加强了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的内容建设,利用新媒体渠道报道校园动态、办学成就、先进典型。

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和重点工作,党委宣传部将在后期继续推出“当年我选择江农” “我为江农献祝福” “我和江农的故事”等校庆专栏,积极营造学校良好舆论宣传氛围;积极加强与校外主流媒体的沟通联系,扩大学校外宣影响;举办师生通讯员队伍培训班,提升师生宣传报道水平。

2、学校每年开展活动租用音响设备就要花费几十万,建议对大礼堂进行翻修,希望学校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宣传部回复:学校大礼堂为砖木结构建筑,每年的消防安全检查均不能通过,为了确保安全,宣传部暂停或限制了大礼堂的使用,并邀请了专业人士对大礼堂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初步形成了翻修方案。方案完善后,将会提交至学校讨论。

3、呼吁学校对一些有标志意义的老建筑加强保护,修旧如旧,体现学校的文化记忆。

宣传部回复:学校已将老图书馆腾空,即将进行整体翻修改造。后期,将联合有关单位部门,加强对学校老建筑的保护维护工作。

    4、东区文化建设缺失。建议加建具农耕文化特色的雕塑,提升校园品位。

宣传部回复:宣传部已经将东区纳入校园文化建设总体布局,定期在东区校园主干道悬挂横幅、布置展板、桁架等,联系了相关学院定期更新橱窗。下阶段,将联合校园建设处、东区服务管理中心等相关单位,根据东区校园规划、建筑布局等实际,增设一批文化设施。

5、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让全校人员认清到新形势下,我们的问题在哪?出路在哪?

宣传部回复:以校院二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为抓手,积极抓好在校师生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理论宣传教育;围绕中央及省委重要会议文件精神、学校双代会精神,组织师生学习研讨,碰撞思想火花,凝聚师生精气神、提升师生干事创业的动力。

四、教学管理意见

1、本科人才培养的改革。一是要真正做到以本为本,强化年轻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年轻教师照本宣科问题仍然存在,本科课堂教学质量堪忧,建议年轻教师2-3年不设工作量要求,让年轻老师多听课多训练。二是要对接一流标准,进一步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现有的培养方案老化现象明显,效果不尽理想,实验班人才培养影响力不尽明显。要对接双一流建设的人才培养要求,着力修订完善。三是盘活现有政策,吸引老师愿意投入本科教育。学校在本科教育方面有一系列政策,但为何教师不愿意投入?建议要拿出一些可行的办法,多组织年轻老师讨论为何不愿意投入本科教学。学校现有的评优机会多,但指标也多,门槛高,老师感觉离的很远,奖励达不到鼓励的效果没有实际意义。学校在课程、教材建设与管理上要下大力气,现有建设成效与兄弟院校的差距比较明显。四是创新教研项目的配套政策,引导老师愿意为之努力。要重视项目的前期培育,对工作给予必要的肯定,管理部门也要提前做好谋划,提升项目的申报质量。

教务处回复:1)学校目前是对新进教师一年内不做教学工作量要求,其目的之一是在这一年内让新进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对课程进行听课学习。教学能力的提升需要观摩与实践双管齐下方能取得成效,年轻教师更需要边学习边实践。  

 2)为构建适应有特色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进程与学生差异化发展需要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我校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课程改革为先导,统筹设计课程体系,结合各专业的实际情况,2020级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已经启动,六个惟义班先行,之后会对其他专业全面铺开开展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   

    学校在教材建设与管理上曾出台过《江西农业大学教材建设与管理办法》(赣农大发[2011]31号),同时在今年新出台的《江西农业大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方案》(赣农大发[2020]20号)第四点主要任务的第三部分中也同时指明加强优质教材建设。在新修订的《江西农业大学科研工作量核算办法(修订)》(赣农大发[2020]9号)核算标准的第二部分中也明确了教师编写教材工作量核算办法。

在课程建设上,为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课程建设,学校启动了“双万计划”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工作,并且在今年正式下发了《江西农业大学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方案》(赣农大发[2020]5号),该文件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思路、建设目标、建设内容、项目实施、政策支持、项目管理等多方面对本科课程建设给予了指导意见。

各类教研项目的申报工作是教务处教学管理的一项重点工作,每年教研项目申报工作启动之时,教务处就会及时下发通知鼓励广大教师积极申报,近几年我校教师对申报教研项目的主动性非常高。学校每年都会聘请专家对教师的申报项目进行评审,除了立项省级教研类项目也设立了校级项目,其目的就是为了引导教师广泛参与学校的教学改革与研究。

2、人才培养基地的规划建设。一是尽快规划好传统专业的基地。如森林培育的基地不应该停留于翠湖边上的边角地块来替代,不利于相关专业人才专业技能的培养和教师专业技能的提升。此外,虚拟基地也代替不了现实基地的育人功能。建议紧固件厂应该要好好利用起来,建设一大批人才培养的教学实践基地,让现有土地好好盘活。二是基地建设要反映出农业大学的特色。科技园要真正为教学、人才培养、科技示范服务。三是重视教学基地的运行管理。现有的经费还是比较少,难以激活基地的人才培养活力,难以提升师生的实践能力。

    教务处回复:1)学校根据财力每年投入300万元用于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自2020年起,实践教学基地维持费用由60万元增加至80万元。建议相关学院多方筹措资金,提升实践教学条件。

    2)目前我校依托科技园建设了植物医院、班级责任田、园艺实践教学基地、水稻原种扩繁基地、作物标本园、生态果园、茶学实践教学基地、食用菌生产教学基地、野生资源植物引种驯化与繁育实训基地、气象站、盆景研究所盆景实训基地等十余个基地,承担了较多的本科实践教学任务。

    3)建议学院加强与科技园、产业处等相关职能部门沟通,协调实践教学基地选址用地事宜。

3、学生的培养问题。一是提升学生的培养质量。农业大学培养学生的对外竞争力有下降趋势,而人才培养是农业大学发展的根基,现在基层很少有45岁以下农业大学的毕业生,要高度重视。二是要注重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的有机衔接,实现人才培养工作的一盘棋,注重人才培养的内涵建设。

    教务处回复:1)学校为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以宽厚通识教育为基础,以拔尖创新能力为目标,开设惟义农学班,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拔尖创新型农学专业人才。   

    2)学校注重人才培养的内涵建设,深入实施“新农科”建设,构建适应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进程与学生差异化发展需要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结合“新农科”建设要求,挖掘打磨校内精品教学资源,将“农业基础”等“大国三农”系列优质课程纳入通识教育体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增加实践教学比例,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融入课程教学与专业实践,培养“知农懂农爱农”的“新农人”。   

新农科建设目标之一是培育卓越农林新人,培养“一懂两爱”农科人才,激励青年学子在农业农村广阔天地建功立业。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学校在2020年下发了《江西农业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调整指导意见》(赣农大发[2020]21号),该调整方案就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创新创业教育、学制和学位设置均给予了指导意见,学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上积极将学生的培养工作和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衔接,也希望老师们能为我校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改革创新提供更多有意义的意见和建议。  

4、每年我校涉生物类专业,需要大量的实验动物教学,我校目前还没有合格的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建议学校加快实验动物房建设和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的申报。

    教务处回复:1)根据《江西省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实施细则(修订试行)》第七条规定,申报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①使用的实验动物及相关产品必须来自于有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的单位,质量合格;②实验动物饲育环境及其设施符合国家标准;③使用的实验动物饲料、垫料及饮水等符合国家标准及相关要求;④有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岗位证书的实验动物饲养和动物实验人员;⑤具有健全的管理机构、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标准操作规程;⑥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建议相关学院可做好动物使用许可证申请的前期准备,包括人员配备、环境设施、制度建设等,待时机成熟,即可向江西省科技厅申请。

   22020年,学校立项了生工学院实践教学基地动物房改造项目,投入经费50万元,学院可多方筹措资金继续投入动物房建设。建议相关学院加强与校建处、资实处等有关职能部门沟通,协商动物房建设事宜。

5、对全国性的专业技能大赛,学校应该鼓励,给予老师工作量、专门经费和奖励等政策的支持。

教务处回复:我校2020年根据江西省教育厅《关于鼓励全省高校师生参加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实施意见》(赣教高字〔20202号)、《江西农业大学深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赣农大发〔201538号)、《江西农业大学大学生高水平创新创业大赛组织工作实施方案(试行)》(赣农大发〔201923号)等有关文件要求,为深化我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充分发挥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大学生高水平创新创业大赛的积极作用,有效激发广大师生创新创业意识、参与创新创业大赛热情、增强创新创业能力,促进我校大学生高水平创新创业大赛进一步发展,大力推进科研成果转化,促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结合学校实际,修订了《江西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管理与奖励办法(修订)》(赣农大发〔202018号)。

学校原则上依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评估结果》(以下简称“评估结果”)中具有较高权威性和广泛社会影响力且与我校有关学科、专业紧密关联的竞赛项目确定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重点参与项目,并实行分级分类管理与组织实施。将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列为我校一类A级赛事,“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列为一类B级赛事组织与管理。“评估结果”中的其它赛事列为我校二类A级赛事组织与管理。(具体赛事名单详见赣农大发〔202018号文件)

对于未列入“评估结果”,但社会影响力较大、认可度较高、质量水平较好的竞赛项目,各教学单位可于每年年初提出申请,经由教务处、学工处、校团委、招生就业处、人事处、财务处、科技处、研究生院等单位组成的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项目认定工作小组会议审批同意,报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中心备案后,可将其纳入我校二类B级赛事组织与管理。

一类赛事按照我校赣农大发〔201923号文件组织实施;二类A级赛事按照我校赣农大发〔201538号文件由赛事归口管理职能部门主办,并依据赛事涉及的学科、专业由赛事主办单位指定有关教学单位负责承办;未明确归口管理职能部门的赛事,由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中心依据赛事所涉及的学科、专业指定有关教学单位负责组织实施;本办法未列入,但经申请审核后纳为二类B级赛事的项目由提出申请的教学单位负责组织实施。

学校对指导大学生参加一类赛事并获得突出成绩的指导教师,按照获奖的层级予以荣誉认定、职称业绩认定、经济奖励等方面奖励。(奖励细则详见赣农大发〔202018号文件)。

二类赛事奖励办法由组织实施或承办的教学单位确定,奖励经费和赛事组织费用由赛事组织实施或承办的教学单位教学业务费支出。对于二类赛事获奖项目团队的最高经济奖励标准不得高于《江西农业大学教学建设与研究成果奖励办法(试行)》(赣农大发〔201875号)中“教学竞赛奖”奖励标准制定,其中,二类A级赛事的最高奖励标准不得高于“教学竞赛奖”奖励中的国赛最高奖励标准,二类B级赛事的最高奖励标准不得高于“教学竞赛奖”奖励中的省赛最高奖励标准。各教学单位可依据本办法制定本单位负责组织实施的纳入二类赛事管理的竞赛项目的管理实施办法。

6、结合现代产业的发展,新农科等,建议统筹各学院的师资力量,建设符合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专业。如,现代畜牧业发展很快,多为自动化或智能化生产,可联合计算机、工学院、动科院等建设“畜牧工程或自动化专业”。

    教务处回复:新农科建设“安吉共识”提出要树农林教育新标,基于农林产业发展前沿,基于新兴交叉跨界融合科技发展,主动布局新兴农科专业,“畜牧工程或自动化专业”符合新农科专业需求,希望相关学院能够统筹师资力量,做好“畜牧工程或自动化专业”的前期调研和论证工作,编写好人才培养方案,为“畜牧工程或自动化专业”新专业申报做好前期准备。

7、教学楼每层能否增加“饮用水热水”设施,教学楼厕所安装镜子,以方便老师。

教务处回复:我处已向校建处提交改造报告,希望学校尽快安排专项经费予以改造。   

8、工科涉及到一些课程需要,希望能够建立少量专业教室;理论教学压缩是趋势,但实践教学又缺乏场地和条件,需要尽快解决这个矛盾;有些课程是否可以通过网课或MOOC的形式完成。

    教务处回复:1)学校每年投入三百万用于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2019年投入了170万元、2020年投入80万元用于工科类基地建设,建议相关学院加快建设进度,争取早日投入使用,进一步缓解实践教学场地与条件问题。

22019年立项建设了13项校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020年申报了10项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工科学院可通过虚拟仿真教学解决部分场地条件问题。

9、创新创业问题。我校毕业生的创新创业方面工作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创业教育不够,相关的培育环境和培育机制不够,多头管理,没有形成合力,希望学校能就该项工作加强宏观指导,建立创新创业发展的联动机制。

 教务处回复:1)我校创新创业工作现行联动机制情况

我校于2015出台了《江西农业大学深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赣农大发〔201538号),明确了双创工作的保障机制为:

①加强组织领导

为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统一领导,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的校领导任副组长,教务处、学工处、校团委、招生就业处、科技处、财务处、人事处、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农业科技园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教务处,定期研究部署创新创业工作,统筹教育资源,决定重大工作事项,形成教务部门牵头,学工、团委、就业等部门齐抓共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机制。如有条件争取成立创业教育学院,具体负责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

教务处:制定创新创业教育规划与方案;组织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与学分;组织创新创业教育教材的编写;负责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申报与管理;组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研究等。

学工处:负责教育部、教育厅等相关部门组织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制定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学分实施细则并负责相关学分的认定;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园区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中心以及创新创业工作信息服务平台,做好大学生创业帮扶指导工作;负责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的管理。

校团委:负责团中央、团省委等相关部门组织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和创新创业社会实践活动;负责大学生创新创业社团的建设与管理;落实KAB创业课程的教学任务。

招生就业处:负责就业管理相关部门组织的大学生竞赛活动;做好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教研室的建设,落实就业类课程的教学任务;负责提供相关创业政策支持,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服务与信息跟踪。

科技处:负责学生创新创业科研项目成果和知识产权管理;协助组织学生创新创业科研项目遴选,推荐校内外专家。

人事处:负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指导教师的培养。

财务处:负责创新创业工作的经费报销与监督管理。

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协调开放各实验室,为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实验场地。

农业科技园:负责为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学生提供技术和场地支持。

各学院相应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小组,由院长任组长,分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和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任副组长,负责本学院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②完善规章制度

根据赣农大发〔201538号文件精神,配套出台了《江西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导师遴选与管理办法(试行)》(赣农大发〔201813号)、《江西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试行)》(赣农大发〔201814号)、《江西农业大学大学生众创空间“惟义青创园”管理办理(试行)》(赣农大发〔201839号)、《江西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与第二课堂实践学分认定办法(试行)》(赣农大发〔201866号)、《江西农业大学大学生高水平创新创业大赛组织工作实施方案(试行)》(赣农大发〔201923号)、《江西农业大学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方案》(赣农大发〔20205号)、《江西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管理与奖励办法(修订)》(赣农大发〔202018号)等有关文件,形成了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丰富功能互补的实践资源,落实行之有效的保障机制,把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着力提升了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整体构建了符合学校实际、体现学校特色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体系。

③设立专项经费

学校每年设立150万元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专项经费,用于资助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其中90万元用于教务处牵头的每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资助,30万元用于学工处牵头的互联网+大赛组织经费、15万元用于校团委牵头的挑战杯赛事组织经费、5万元用于招就处牵头的就业创业工作经费、10万元用于惟义青创园建设经费)。积极争取成功校友、知名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在校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和成果孵化提供多渠道资金扶持。

④建立质量监督体系

学校把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作为衡量办学水平、考核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把创新创业教育相关情况列入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接受社会监督。建立学生就业创业信息跟踪系统,收集学生就业创业信息,把创业成功率和创业质量作为评价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指标,反馈指导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建立有利于创新创业人才脱颖而出的教育体系。

⑤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中心

2017年经校党委会研究,决定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中心,挂靠教务处。由分管教学工作副校长兼任中心主任,教务处处长兼任执行副主任,学工处副处长、校团委副书记、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兼任副主任。教务处创新创业教育科负责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中心日常工作。

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中心主要职责:宣传贯彻国家和我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方针、政策和法令;研究拟定和执行创新创业教育规划、规章制度;指导与协调相关单位落实学校创新创业工作部署;建设与管理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导师库,组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研究;协调做好人才培养方案中有关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学分的设置及相关教材的编写工作;负责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申报与管理,管理大学生创新创业专项资金,监管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金;负责“惟义青创园”的日常管理、设备采购、维护;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2)存在的问题及拟解决方案

我校双创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诚如教代会的意见反馈:“我校毕业生的创新创业方面工作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创业教育不够,相关的培育环境和培育机制不够,多头管理,没有形成合力”。

要实现我校双创工作目标离不开校领导重视、专门的机构、专职领导班子、充足的专职工作人员及各部门、各学院的协同。

目前,我校虽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中心挂靠教务处,但该“机构”只具有议事协调机构的性质且无实际建制,存在的工作主要痛点有:

无专职领导班子。大创中心主任(分管教学副校长)、执行副主任(教务处处长)及副主任(团、学、招的副职领导)均为兼职。

机构设置不健全。大创中心下设仅一个科室(教务处创新创业教育科,2人)负责中心日常工作及大学生众创空间建设(在很多兄弟高校中该科室的工作职责是由一个独立的正处级机构承担),并且学校与创新创业工作相关的职能部门也未设有与创新创业工作有关的科室及专职工作人员,例如我校高水平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组织部门均未设立创新创业大赛科室及专职人员(我校至今未取得过“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工作推进力度不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需要贯穿人才培养始终,需要有强有力的专职领导班子统筹协调、聚焦聚力、强力推进,但目前大创中心的兼职领导所属部门本身业务工作量较大,例如教务处仅有123个处领导,下设8个科室,相对于与我校同等规模高校教务处来看,我校教务处本身在领导职数及工作人员配备上就非常薄弱,无论是处领导还是工作人员均已超负荷工作。

工作机制不够顺畅。上级下发有关创新创业工作文件及工作部署的部门众多,而我校因未成立独立正处级建制创新创业机构、各职能部门亦未设立创新创业工作科室,缺乏专职工作人员,导致我校开展创新创业实际工作中存在工作划片不明晰、互相推诿扯皮、难以形成合力等情况,甚至出现过上级部门的文件运转超时无人问津的情况。

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中心名义上为学校创新创业工作议事协调机构,本应具有统筹协调校内有关部门推进双创工作、对接校外有关部门开展工作,但因实际仅由一个科室承担在其他高校的正处级单位承担的工作,导致在统筹协调、组织动员、工作推进等方面从力度、深度和广度上都有先天的不足和力量上的缺失。

因此,我校如果能够成立独立正处级建制的创新创业教育学院,明确其主体责任、领导责任、工作职责,将学校目前分散在有关职能部门的双创工作职责整合到该学院,将是解决目前制约我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瓶颈问题的必要路径。

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中心(教务处)已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成了创新创业学院调研报告,供学校领导决策参考。

10、物理课时减少,但工程认证对这个有明确要求,希望引起重视。

教务处回复:学校按照“加强基础、拓宽口径、注重素质、提高能力”要求,出台了《关于修订普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赣农大发[2020]21),严格按专业工程认证标准,推进专业工程认证,着力提升我校办学质量。

11、建议学校加大对学校实验基地的投入,加大经费支持,鼓励相关学院开发校外实验基地,保障教学用地。

教务处回复:1)学校每年投入300万元用于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自2020年起,实践教学基地维持费用由60万元增加至80万元,本科教学设备费也增加至500万元。这些经费都是用于实践教学,以保证实践教学正常开展,提高我校人才培养质量。

2)各教学单位也应积极主动加强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与科研院所、相关行业企业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12、建议尽可能多建一些智慧教室与触屏教室,促进现代化教学。

教务处回复:近年来,为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思路、新变革,推动课堂革命,打造我校“一流本科课程”,提供信息化教学环境支撑,学校加大投入,已在南北校区和东校区建设了3间智慧教室、1间专业录播教室、5间常态化录播教室。今后,教务处将进一步组织各教学单位强化宣传引导,鼓励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推进教学改革,同时根据教师使用智慧教室的情况,积极申请经费,编制建设方案,加快推进智慧教室建设工作,进一步改善信息化教学环境,满足更多教师对现代化教学的需求。

13、老师的课程特别难排,让老师自己去找调课时间非常难。建议教务处先排三个班的合班课,再排二个班的合班课,然后再排小班的课。

教务处回复:经过多年的摸索总结,我校排课次序为:设置体育课选课时间段→四、八节连排实验课、设计类课程→合班课(四班合班、三班合班,两班合班次序)→单班课。这么多年下来教学秩序总体平稳,教师也总体满意,具有一定合理性。教师们提出的建议与我们实际操作完全符合的,我们也会在满足绝大多数教师意愿的前提下继续坚持这套排课模式。

14、加强课程思政的指导培训,建议成立包括有马院教师参加的跨学科组成的团队,增强对课程思政内容的把握。

教务处回复:教育部在20206月份下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该指导纲要在第七部分“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中明确表明支持高校将课程思政纳入教师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和师德师风、教学能力专题培训等。学校在20208月召开的第三十二届暑期教学研讨会已召集学校教师代表讨论了江西农业大学落实《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该征求意见稿内容中也涉及对教师进行课程思政指导培训,目前教务处仍在对该意见稿收集整理校属各单位老师的意见及建议,修改完善的实施办法将上报校长办公会讨论审议,通过后会正式下发。

15、针对省级、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议建立统一的专业建设方案。

教务处回复:《江西农业大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方案》(赣农大发[2020]20号)文件经校长办公会审议通过已正式下发,该方案涉及针对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的方案,该方案明确了我校一流专业建设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建设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在一流专业建设标准上,江西省教育厅、江西省财政厅、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发过《关于做好江西省“十三五”期间“双一流”建设验收相关工作的通知》(赣教研字[2020]8号),其中附件8就是江西省一流专业建设成效考核指标体系及指标说明,建议各专业可以参考省里的考核指标进行专业建设,但是各专业必须有自己的专业建设特点,不可能只有一个统一的模式。

16、加强双学位管理。为了加强双学位管理,建议双学位教学工作量纳入正常的教学工作量管理;对双学位论文进行检测,提高双学位的教学质量。

教务处回复:根据2009年教务处向学校《关于我校双学士学位修读费管理实施方案的请示》的报告批复,双学位学费总额的65%转入开办学院分成经费,只要用于支付教师的课时津贴等。教师的课时津贴既然有明确的批复,我们认为无需纳入正常的教学工作量管理,加强双学位的管理也不是仅仅指教师津贴的管理,更多地应该加强课程建设,提升教学质量。

17、本科生导师制的具体落实问题(就是指导津贴与实际指导没有对等的问题)

教务处回复:本科生导师制管理文件是在特殊的背景下出台的,也是在学校工作量改革的统筹指导下出台的,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产生了指导津贴与实际指导没有对等的问题,我们目前将广泛调研,收集学校各方面的意见,推进本科生导师制管理办法的修订。

18、后疫情时代,期望学校组织加强教学方式、方法的研究、规划,有针对性地对各学科今后教学、实验加强前瞻性的指导。

教务处回复:每年学校均会组织开展省(校)两级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申报及省(校)两级高等学校教育科学规划类课题的申报工作,这两类课题立项主要是围绕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改革开展研究与实践项目、教学发展趋势等方面给予立项。今年省(校)两级高等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申报工作已经启动,希望各位老师积极参加,也鼓励各位老师将创新的教学方式与方法进行申报,形成可推广的教学模式。

1)为加强虚拟仿真教学,2019年投入140万元、2020年投入110万元用于虚拟仿真基地的建设。

2)加强虚拟仿真一流本科课程的建设。2019年立项了13项校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020年组织申报了10项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目前,我校已立项一项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并推荐参加国家级评审。

19、充分利用学校各种资源,建设学校自己的教学资源库。

教务处回复:今年我校引进了超星网络教学平台为校级网络教学平台,该平台具备校级资源库功能。教师除可以在平台利用平台提供的云盘上传教学资源,也可建设网络课程,提供全面的作业、考试、通知、答疑、讨论、资料共享等互动教学活动的功能,支持网络辅助教学、翻转课堂教学、修学分的网络学习等多种教学模式,学生可利用手机平板实现在线移动学习、讨论、答疑、签到、课堂测试、问卷等功能。

据了解,多数高校都是引进超星或中国慕课教学平台,利用云端建设学校私有网络教学平台(教学资源库)的模式。这种模式既能节省服务器存储等硬件部署及软件后期升级费用,还可以为教师备课、制作课件、制作网络课程等提供非本校的海量资源。

五、人事工作意见

1、人才引进政策制度的设计。一是要从制度上体现优化人才引进的环境。二是创新人才引育的政策,引才与留才的政策要统筹,尽可能稳住各类人才队伍。三是落实人才引进的待遇,彻底实现双千计划人才引进有效落地,避免人才引不来且留不住。四是要注重政策执行的连续性,如学校校聘职称人才待遇的连续性,未来之星在实施过程中稳定性与连续性体现不好。

人事处回复:近年来,学校在人才工作上做了大量工作,且取得了一定成效:

1)在制度上,2019年学校适时对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办法进行修订和完善,出台了更积极、更开放、更有竞争力的人才引进政策。修订后的引才文件进一步细化人才分类,在学校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引才待遇整体提升,引才吸引力进一步增强。同时,还出台了《江西省一流学科引进高层次人才待遇暂行办法》、《江西农业大学高层次人才特岗津贴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引才环境进一步优化。和“十二五”末相比:学校专任教师由913人增加到1091人,增长19.5%;教职工中博士606人,增加223人,增长58.22%,其中来源于“双一流”院校毕业生100余人,海外院校毕业生18,引才的数量和质量都有较大提升。

2)在人才引育政策上,特别是人才培养方面,学校充分发挥《江西农业大学“首席教授”管理办法》)、《江西农业大学“梅岭学者计划”管理办法》、《江西农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校聘教授、副教授管理暂行办法(试行)》等一系列人才政策的作用,吸引、稳定了一大批优秀人才积极投身教育教学、科研研究工作。2016年以来,学校新增国家级人才项目人选19人(次),省级人才项目人选98人(次)。累计选拔和聘任首席教授11人次、梅岭学者16人、未来之星130人,在聘校内正高11人,副高41人,青年教授37人,青年副教授12人。

3)今年五月份,学校向省里提交了“双千计划”入选者项目资助经费申请表,但省里至今一直未拨付经费。为进一步落实双千计划人才引进待遇,学校划拨改革发展资金用于“双千计划”入选者的项目经费资助,近期将会落实相关待遇,保证人才引进政策有效落地。

4)为深化人才强校战略,激励各层次人才成长,壮大高水平人才后备力量,学校出台了梅岭学者、首席教授、青年(副)教授、辅导员校内副高等政策,并根据工作安排及每年实际情况开展校聘职称、人才岗位的申报工作。为加强政策执行的连续性,学校将根据形势,积极响应上级文件精神,尽快修订校聘职称、人才岗位相关文件,争取把校聘职称、校聘人才的申报工作制度化、常态化。

2、激活全校人员动力机制的构建。一是建立目标考核激励机制。对教师和管理人员都要建立目标考核激励机制,实施以激励为主的发展模式,让教师和管理人员都有压力和动力。要强化学术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内生动力和活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人事处回复:1)针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为进一步推进和规范专业技术人员的岗位考核和目标管理,增强专业技术人员的岗位履职责任意识,学校研究制定了《江西农业大学专业技术岗位考核条例(试行)》(赣农大发[2010]22号)。2019年,学校发布了《2016-2018年专业技术岗位聘期考核的通知》,目前人事处已完成了材料的复核工作并形成了最终的考核结果,考核结果的运用方案正处于完善阶段,下一步将提交学校审议后进行结果运用。人事处也将在多方调研、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更加合理的聘期考核方案,建立更为合理的奖惩和动态管理办法,鼓励专业技术人员积极主动为学校的发展做贡献。

2)针对管理人员,2017年学校印发了《江西农业大学绩效工资实施方案(修订稿)》(赣农大发﹝201776号),文件中对于党政管理岗人员的薪资待遇根据任职年限不同确定了不同的基础性绩效权重系数,根据职级确定基本工作量权重系数,同时增加了机关调节基金和大幅提高学院调节基金,这一定程度上能够调动行政管理岗位人员工作积极性。

3、职称评定等问题。一是有些专业教师评职称难,影响教师将主要精力投入教学,而将精力专注人才培养之外的工作。二是教辅系列、体育老师的职称难评,评上了又难聘,图书系列的目前还有多年的中级职称没有聘任的,他们也担心是否会影响到副高的评聘。每年给予一定的正高指标给实验室系列人员,让他们有奋斗方向和发展空间。

人事处回复:1)自2016年起,学校开始了职称分类评审,即按照教学型、教学研究性、研究型三类制定了不同的申报条件。教学型申报条件在论文论著、科研项目等方面的要求相对低于其他类型。此外,学校为了回归教书育人的本位,在职称评审中要求所有申报教学系列高级职称人员必须参加学校教学质量评估,且要达到规定等级方可参加职称申报。

2)在职称评审中,学校考虑学科间的差异,自2019年起,在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会过程中,采取第一轮分学科组进行推荐评审,按照相应的比例进行差额推荐。

4、加大引人力度,对高精尖人才,除本人引进,还需考虑引进其团队的政策;对一些有实践经验的人员可以柔性引进。

人事处回复:目前学校在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也一直寻求在引进高精尖人才实现突破,在团队引才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为谋划做好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学校根据教学、科研需要,柔性引进了一批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员充实到了学校师资队伍中来。学校借助“双千计划”引进类项目的推荐申报工作,积极引进高精尖人才,2019年的“双千计划”申报工作中,有10项引进类项目成功入选,2020年的“双千计划”申报工作已经开始,人事处将联合学院共同做好申报推荐工作。为吸引海内外拔尖人才来校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学校制定实施了《江西农业大学“梅岭学者”管理办法》,通过岗位设置,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2020年柔性引进梅岭学者讲座教授4人。

5、 学校每年引进博士等人才,需提前发布消息(最好在头一年的10-11月)。学校引进人才工作小组会议应及时召开,或换其他机制,以免面试通过的人才长时间没有得到答复后,转投其他单位。

人事处回复:12020年面对突发的新冠疫情,为了降低疫情对学校引才工作的影响,学校第一时间发布了“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的通知”,适时调整引才策略,加强“线上”考核力度,确保招聘不间断,引才不停歇;积极与各类招聘网站合作,大力宣传学校进人计划;提前布置学校2021年进人计划申报工作,尽早出台年度进人计划。

2)学校一方面坚持人才引进会议表决制,另一方面继续实施引才工作的“领导审批制”,减少应聘人员从来校面试、试讲到体检、签约所需的时间,最快可以在1-2个工作日内完成。

6、要重视留住人才:如职称改革(编制备案制)、从住房、科研平台的整合建设、允许年轻有条件的老师招收硕士研究生、晋升职称时签订服务期限合同等。

人事处回复:1)针对编制备案制管理工作,人事处已于前期已开展工作调研,并形成工作调研报告。待学校同意后,人事处也将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沟通,尽早推进编制备案制管理工作。

2)教师晋升职称后,在校服务期限按照《江西农业大学教职工在校服务期限暂行规定(修订)》(赣农大发﹝201955号)执行,并签订承诺书。

7、思政课老师可从行政人员、人文和管理学院调借用,补充专业老师的不足。

人事处回复: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

1)针对思政课专业老师不足的情况,目前我校出台《江西农业大学思政工作队伍建设规划(2019-2025)》和《江西农业大学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建立了辅导员兼任思政课教师和转任专职思政课教师通道,通过规范程序、严格考核,为能胜任教学科研工作的辅导员提供转岗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其他专业教师的机会。

2)除此之外,学校每年会根据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学院)审核过后提交的行政人员思政课试讲名单,对资格符合的行政人员进行校内兼教的教学资格认定工作。已有人文学院相关老师和部分行政人员在从事思政课的授课工作。思政课教师虽可以专兼结合,但也会严把政治关、师德关、业务关。

8、专业技术职务与行政职务之间的身份转换问题。

人事处回复:1)根据江西省人社厅《关于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人员同时在两类岗位上任职的通知》(赣人社发〔201937)规定:“主要以专业技术提供社会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确因行业特点和工作需要,其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可以申请兼任专业技术岗位,但应符合岗位任职条件。其他工作人员不得同时在两类岗位上任职。上述事业单位内设机构中承担专业技术业务管理职责并主要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岗位,应设置为专业技术岗位。”因此,在省人社厅事业处进行备案的岗位,除了校领导可以申请岗位“双肩挑”外,其他老师只能选择一类岗位;对于聘任在专技岗而具有行政职务的老师,学校已对其绩效工资按照就高原则发放。

2)根据省人社厅《江西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转岗管理试行办法》(赣人社发〔201552号)规定:“转岗竞聘工作应与岗位聘期考核工作相结合;除因工作需要由上级任命等特殊情形外,聘期内原则上不能进行转岗。”此外,学校当前由于编制数与岗位数严重不足而无法顺利开展转岗工作。下一步,人事处将加强与省里沟通,进一步梳理岗位结构情况,通过多种改革措施来实现编制数、岗位数、高级职称比例等的增加,并制定下一批竞聘上岗方案以及相应岗位的资格条件,在空岗允许范围内进行转岗。

9、学校要抓紧推进编制备案制管理工作。

人事处回复:针对编制备案制管理工作,人事处已于前期已开展工作调研,并形成工作调研报告。待学校同意后,人事处也将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沟通,尽早推进编制备案制管理工作。

10、在加强人才引进的同时,也要加强对本土人才(含管理人员)的分类培养和重视,要加强人员的分类考核与精细化管理,提高人员使用效率。

人事处回复:为进一步推进和规范专业技术人员的岗位考核和目标管理,增强专业技术人员的岗位履职责任意识,学校研究制定了《江西农业大学专业技术岗位考核条例(试行)》(赣农大发[2010]22号)。2019年,学校发布了2016-2018年专业技术岗位聘期考核的通知,目前人事处已完成了材料的复核工作并已形成最终的考核结果,考核结果的运用方案正处于完善阶段,下一步将提交学校审议后进行结果运用。与此同时,人事处也将在多方调研、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更为合理的聘期考核方案,建立更为合理的奖惩和动态管理办法,鼓励专业技术人员积极主动为学校的发展做贡献。

11、学校对专技岗聘期考核不能只是填个表流于形式,考核结果既不公布,更没有运用。合格不合格都一样,这样不利于调动广大专技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人事处回复:2019年,学校发布了2016-2018年专业技术岗位聘期考核的通知,经各单位初步审核、人事处及其他职能部门复核,现已形成最终的考核结果,考核结果的运用方案正处于完善阶段,下一步将提交学校审议后进行结果运用。此外,人事处后续将在多方调研、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更为合理的聘期考核方案,建立更为合理的奖惩和动态管理办法,鼓励专业技术人员积极主动为学校的发展做贡献。

12、对于学校的评优评先,除了给予荣誉上的奖励,是否可以给予物质上的奖励,比如通过调节基金奖励。

人事处回复:1)根据学校党委会纪要﹝20206号精神,对年度考核评为先进工作者奖励由原来的500/人提高到1000元/人。

2)根据《江西农业大学绩效工资实施方案(修订稿)》(赣农大发[2017]76号)文件精神,学校加大了二级单位的绩效分配权限,学校设立了学院和机关调节基金,各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对调节基金自行分配。

13、数学教师自2006年以来引进的老师仅剩下1名硕士,期间调出5名老师。现有25名老师中,39岁以下的人员仅有1人,48岁以下副高职称人员仅有1人,数学系承担着我校理工农医的公共基础课,对学生能否考研录取及其重要,希望学校能从根本角度、从大局角度考虑数学专业的人才引进以及职称晋升问题。

人事处回复:在职称评审中,学校考虑学科间的差异,自2019年起,在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会过程中,采取第一轮分学科组进行推荐评审,按照相应的比例进行差额推荐。

14、学校对承担公共基础课教学的学院调节工作量不合理,数学系整个从理学院转移到计信院,拉低了计信院人均调节工作量。

人事处回复:学校进行2019年工作量核算时,对部分承担学校公共基础课程学院的调节基金进行增补。2020年工作量核算时,为配合财政资金清算和上级财政过紧日子文件,未进行部分学院调节基金增补核算。根据2017年新修订的绩效工资方案有关精神,学院调节基金主要是给学院根据工作安排及任务完成情况分配给相关工作人员,调节基金属于学院进行第二次分配,学院可根据教职工的实际贡献情况,充分发挥调节基金作用,不断激发教职工工作积极性。

15、加快学校聘期考核制度落实,以此激发全体教师的工作动力。

人事处回复:2019年,学校发布了2016-2018年专业技术岗位聘期考核的通知,经各单位初步审核、人事处及其他职能部门复核,现已形成最终的考核结果,考核结果的运用方案正处于完善阶段,下一步将提交学校审议后进行结果运用。此外,人事处后续将在多方调研、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更为合理的聘期考核方案,建立更为合理的奖惩和动态管理办法,鼓励专业技术人员积极主动为学校的发展做贡献。

16、加大师资培训经费,注重对教师的培养,资助教师参加竞赛活动,对获奖教师在合同工转制、职称评聘上予以倾斜。

人事处回复:1)学校加大对师资培训经费的使用力度。组织举办了科级干部培训班、处级干部培训班、师德师风网络专题培训、华中师范大学教学管理干部教育信息化理念提升培训班、专职辅导员(团干部)网络思政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线上金课与混合金课”教学改革研修班等专题培训班,培训达500人次。

2)学校注重教师的长期培养。修订了继续教育管理文件,鼓励广大青年教师从事继续教育,修订后的文件受众面更广,条例更完善。近几年学校考取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人数在逐年上涨。

3)学校鼓励教师参加各类竞赛。出台了《江西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管理办法(试行)》、《江西农业大学优秀教师评选奖励办法(试行)》和《江西农业大学合同制聘用人员转雇员制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对于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按照获奖的层级予以荣誉认定、职称业绩认定、经济奖励等方面的奖励,在合同工转制、职称评聘上予以倾斜。

17、调节基金核算方式学院与行政部门不同,造成学院行政坐班人员在调节基金分配上远低于行政部门的坐班人员,建议在计算学院调节基金时,学院行政人员单独划块计算,缩小学院行政坐班人员与管理部门坐班人员的分配差距。

人事处回复:2017年新修订的绩效工资方案中针对国家出台的规范津补贴发放办法对学院调节基金进行了重大调整,分为基础性学院补助工作量和奖励性学院补助工作量两大块,各学院调节基金平均增长4倍多。

学院可根据教职工的实际贡献情况,充分发挥调节基金作用,不断激发教职工工作积极性。另外学院还可以发放分成经费,调节基金和分成经费总量上控制在人均不超过8000元,个人不超过12000元上限,而管理部门行政人员人均5000元。

18、考虑到校部和继续学院、后勤集团存在不同的用工方式,建议学校统筹考虑采用相同的用工方式或模式。

人事处回复:1)根据国家有关公开招聘政策,纳入学校正式用工体系人员必须经过公开招聘程序,若继续教育学院和后勤服务集团要与校本部采取同样的用工方式,则需要先申报进人计划,待学校党委同意申报进人计划后,由学校组织统一面向社会公开招聘。

2)由于继续教育学院和后勤服务集团具有自身特殊性,两个单位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不断完善人事管理制度,激发人员活力。

19、软件学院外聘课时费80元(含税)标准太低,建议校外副高以上优秀技能人才提高到每节课200元。

人事处回复:学校绩效工资方案中的M值调整同步调整外聘教师课时费,单个超工作量津贴由原来的46元调整为50元,遵循学校政策外聘课时费为单个超工作量津贴1.8倍,外聘教师课时费为90/节;人事处将开展积极调研外聘教师上课情况;软件学院提到外聘课课时费低属于个别学院特殊情况,在学校政策未做调整前,请学院结合学科建设情况进行酌情考虑。

20、人才重引进、轻考核。人才引进后,要运用考核成果,考核不合格的,降薪或低聘。

人事处回复:2019年,学校发布了2016-2018年专业技术岗位聘期考核的通知,经各单位初步审核、人事处及其他职能部门复核,现已形成最终的考核结果,考核结果的运用方案正处于完善阶段,下一步将提交学校审议后进行结果运用。此外,人事处后续将在多方调研、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更为合理的聘期考核方案,建立更为合理的奖惩和动态管理办法,鼓励专业技术人员积极主动为学校的发展做贡献。同时,人事处也将根据上级改革文件精神,尽快修订校聘职称、人才岗位相关文件,争取把校聘职称、校聘人才的跟踪培养及考核工作制度化、常态化。

21、建议尽快将教改研究、创新创业实践、精品课程创立等纳入到职称评定的限制性条件中,起到对教学重视的方向性引导。

人事处回复:对专业技术人员获得学校教务处、科技处等职能部门认定的指导创新创业奖励、横向课题等方面的成果,学校会在职称评审过程中是给予政策支持。下一步,人事处将联合以上职能部门进一步完善职称晋升的分类评价,结合年平均工作量的基础量化参考作用,加强对代表性科研成果、教学教研业绩、对取得突出性业绩的公共教学科研平台建设的贡献度的重视,进一步提高教学工作量和教学效果在职称晋升中的权重。

六、科研工作管理

1、学校已经提出了推进科技创新方案,制定了政策之后,后续怎么促进政策的落地实施。

科技处回复:一是抓好科研项目精细化组织管理,提高项目完成质量。围绕科学基金组织申报工作,创新组织申报模式,积极营造良好氛围,通过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实施“架梯子、搭台子、引路子”三步工作法,联合各学院精准识别、精心辅导、精细管理,抓好主力军,培育生力军,为我校国家基金项目立项取得好成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加强与项目主管部门的沟通,着力推进科研项目组织管理中心前移。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齐抓,强化项目的设计引导、申报辅导及过程管理。争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基金立项再上新台阶。

二是加快改善科研基础条件,夯实创新能力基础。一方面是加强科研平台建设,通过校内资源有效整理,并争取上级支持,推进科研创新平台创建,2019年以来新增国家林业局木本香料(华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省发改委江西省畜牧设施技术开发工程研究中心、江西省动物疫病防控制剂工程研究中心、江西省优质安全畜禽生产产教融合重点创新中心、江西省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面源污染防控产教融合重点创新中心、南昌市科技局南昌市动物健康与安全生产重点实验室、南昌市植物资源化学利用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市厅级平台7个。积极培育校级科研平台,批准组建南酸枣研究所等8个校级科研机构。另一方面是加强科研基础条件设施建设,克服疫情影响加快校级公共科研平台建设,预计2020年底平台可以进入初步运行;协助推进科技大楼建设,该项目已经完成施工单位招标,正在开展施工前期准备;推进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建设,改造厚德楼北楼,将市厅级以上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平台、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经济岗及相关校级科研机构集中办公。

三是实施校级科研创新团队培育计划,加大青年人才培养力度。2020年出台了《 江西农业大学年轻科研创新团队支持计划管理办法(试行)》,鼓励学院交叉、学科融合,以稳定的经费支持培育一批以中青年学者为带头人和骨干为重点、研究方向相辅相成的优秀研究群体,为培养一批省部级以上科研杰出人才计划(项目)、市厅级以上创新团队以及培育重大研究成果奠定基础。

四是深入开展科技服务,助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学校先后与吉安市、抚州市、资溪县等地开展科技战略合作,与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正邦集团、大北农集团等行业龙头企业签订科技战略合作关系,围绕生猪、水稻、油茶、脐橙、猕猴桃、牛肉、花卉苗木、蔬菜、休闲农业等特色优势产业,与全省100多个县市区政府园区(企业、合作社)深度合作。2019年,在全省率先成立的上高水稻、井冈蜜柚、安远蜜蜂、彭泽虾蟹、广昌白莲、修水宁红茶、赣州食用菌等7个科技小院,以“零距离、零时差、零门槛、零费用”的技术展示、技术服务、技术培训,探索了农业科技创新的新路子,创新了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的新模式,破解了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的老难题。

2、科研论文奖励制度建议采用限报方式,仅针对高档次的学术论文或教师的5篇代表作。

科技处回复:为着力推动科研评价、奖励由数量向注重质量和实质性贡献转变,学校2020年以来先后修订相关的激励措施和办法。

一是评价体系方面,修订并出台了《江西农业大学科研工作量核算办法》(赣农大发〔20209号),基本建立了以高水平成果、成果转移转化、社会服务等为重点,与学校学科特点相适应的科研分类评价指标,该体系覆盖成果(论文、专利、新品种、新装备、新作品等)、咨政建言、社会服务、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基本形成以原始创新为导向的基础研究评价、以服务产业发展转型升级为导向的应用开发研究评价、以服务国家发展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为导向的智库成果评价等对维度、多层次评价体系,从而有利于不同学科领域(自然理工科与人文社科)、不同研究活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科研人员潜心研究、积极开展社会服务。

二是鼓励高水平成果产出方面,修订了《《江西农业大学科研经费及高水平科研成果配套奖励办法(修订)》(赣农大发〔20208号),加强了对高水平原创成果论文的奖励,引导广大科技人员形成追求卓越的科研创新氛围。

目前,科技处结合破“四唯”的要求,正在校内外开展广泛调研,结合学校实际修改调整激励措施,包括论文成果的档次和范围、奖励的力度等,由于涉及全校广大教职工的利益及积极性,修订方案需要进一步的论证和讨论,并广泛征求意见后提交学校。

3、推进学校科研平台的建设,合理调整科研用房,保障教师开展科研工作。

     科技处回复:校级科研平台是培育更高层次科研平台的基础,也是科研人才、科研成果、学科发展的重要支撑。学校高度重视校级科研平台的建设,专门设立年度建设经费支持校级科研平台的建设运行。

1)学校科技大楼建成之后,学校对科研用房将统筹安排使用,根据条件和需要,支持校级科研平台用房需求。

2)学校公共研发平台已完成大型仪器设备的预算上报,2020年底将完成建设。公共研发平台大型仪器设备面向全校开放共享,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校级科研平台科研用房的困难。

3)学校将进一步提高科技资源利用率,要求各类科研平台开放运行建设,建立资源开放共享机制,促进各类科研平台仪器设备和资源条件的共享使用。

4)加强校级科研平台的建设管理,对校级科研平台的科研用房、仪器设备、内涵建设、评估验收等统筹规划管理。

5)为规范实验室管理,推进学校“一院一楼”工作,经多次多方沟通协调,已完成陈文波实验室腾退出拾禄楼的工作。

七、学科建设意见

1、研究生管理系统功能不够,需要升级。

研究生院回复:1)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

目前使用的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于2011年采购,已使用近10年,10年期间未进行升级改造,且缺乏维护,因此出现功能落后,使用不便的情况,主要表现为教务管理功能不全,学籍管理、学位管理、招生管理、导师管理、资助管理、日常管理等功能缺失,且系统时常出现崩溃等症状,影响研究生教育日常工作开展,研究生、导师、学院及研究生院普遍反映使用不便。

2)已经开展的工作

为满足研究生教育日常工作需求,加快推进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拟进行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升级改造。目前工作进展:

①经费来源2019年第十七次校长办公会讨论关于优化升级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的问题。会议研究同意立项升级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学校支持经费40万元,不足部分由研究生院自筹,按招标采购程序办理。会议要求,采购方案参数需经信息中心审核,确保与学校现有网络管理系统兼容。

②建设内容: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已由原有的研究生教务管理功能升级包括研究生招生、导师管理、培养管理、学籍管理、学位管理、资助管理、研究生日常管理等多模块管理,全院各科室已结合工作需求,完成模块功能的制定,绘制流程图,形成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可行性方案。

③系统功能调研:我院先后邀请南京南软科技有限公司、青岛易通诚信软件有限公司来校进行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功能介绍,先后到南昌大学、东华理工大学开展实地调研,与北京林业大学等兄弟院校开展电话调研,详细掌握国内各高校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模块及使用情况,为我校升级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提供数据支持。

3)下一步工作计划:

我院预计在7-8月召开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讨论会,最后确定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模块,提交学校招投标中心开展招投标工作。

2、从学校、学院层面,凝练学科发展方向,进一步加大学科调整力度,避免重复建设。

研究生院回复:加强学科优化调整是贯彻落实学校学科建设规划的应有之义,也是我校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农业大学的必然要求。近年来,研究生院一直谋求学科资源整合,凝练学科特色,提升建设效率和水平。

一是加强动态调整。按照“分类开展、逐步推进”的原则,先后撤销了草学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科学技术哲学、机械设计及理论硕士二级学科学位授权点,资产评估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中的农业工程领域和食品工程领域,动物健康与安全生产、林业资源经济与区域发展和农林遥感与土地利用3个自主设置的目录外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先后增列化学硕士、生物工程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教育硕士、会计硕士、机械硕士等专业学位授权点。在畜牧学一流学科下自设了“畜产品安全生产与加工工程”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在林学一流学科下自设了“风景园林历史理论与规划设计”“森林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等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

二是加强学科点布局。按照“一个学院至少有一个一级学科(专业学位类别)”的总体部署,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管理归属从职师学院调整到外语学院,农业硕士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学位点管理归属从工学院调整到软件学院

三是优化跨学院相关学科管理。坚持“总体和谐有效推进,成熟一个调整一个”的原则,将高等教育研究所的高等教育学二级学科硕士点调整至职业师范学院,将高等教育研究所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二级学科硕士点调整至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将理学院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整体调整到生工学院。

四是整合学科人员。将理学院的高等数学教研室、代数与几何教研室、概率与统计教研室、应用数学教研室全体人员整体调整到计信学院,将理学院的物理教研室全体人员整体调整到工学院。

五是加快推动拟新增博士硕士学位点立项建设。学校开展了《立项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编制工作,加强对拟立项建设新增 6个一级博士点、1种博士专业学位(兽医博士)和 2个一级硕士点的规划指导。学校开展多次调研工作,明确了拟立项建设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的单位目标和工作计划。在各有关部门的积极推动、相互配合下,各拟新增博士硕士点立项建设有序推进,取得阶段性建设进展。目前将全力备战2020年学位授权审核,积极开展学位授权点特别是博士点的申报准备工作,争取在本轮申报中实现学位点新的突破。

江西农业大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分布表

序号

一级学科名称及代码

一级学科

所在学院

一级学科层次

学科门类

1

马克思主义理论(0305

政治院

校级重点建设学科

法学

2

教育学(0401

职师院

校级重点建设学科

教育学

3

化学(0703

理学院

校级重点建设学科

理学

4

生物学(0710

生工院

校级重点建设学科

5

生态学(0713

农学院

校级重点建设学科

6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12

计信院

校级重点建设学科

工学

7

农业工程(0828

工学院

校级重点学科

8

食品科学与工程(0832

食品院

校级重点学科

9

风景园林学(0834

林学院

校级重点学科

10

生物工程(0836

生工院

校级重点学科

11

作物学(0901)★

农学院

江西省一流学科

农学

12

园艺学(0902

农学院

校级重点学科

13

农业资源与环境(0903)★

国土院

江西省一流学科

14

植物保护(0904

农学院

校级重点学科

15

畜牧学(0905)★

动科院

江西省一流学科

16

兽医学(0906)★

动科院

校级重点学科

17

林学(0907)★

林学院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学科、江西省一流学科

18

工商管理(1202

经管院

校级重点建设学科

管理学

19

农林经济管理(1203)★

经管院

校级重点学科

20

公共管理(1204

人文院

校级重点建设学科

注:“★”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

江西农业大学专业学位授权点分布表

序号

专业学位类别及代码

牵头管理学院

1

教育硕士(0451

外语院

2

机械硕士(0855

工学院

3

生物与医药硕士(0860

生工院

4

农业硕士(0951

农学院

5

兽医硕士(0952

动科院

6

风景园林硕士(0953

林学院

7

林业硕士(0954

林学院

8

公共管理硕士(1252

MPA教育中心

9

会计硕士(1253

经管院

 

下一步,学校将紧扣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接新一代现代农业等行业产业集群,瞄准新农科建设,加强总体规划、科学合理布局,统筹优化资源配置,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为而有度”,加快谋划布局新建农林产业发展前沿的新兴涉农学科,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布局。

3、应把“惟义实验班”纳入“双一流”建设范围内,给予政策和经济方面的支助,并切实把相关政策落实、落细。

研究生院回复:我校“惟义实验班”涵盖了农学(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林学(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动物科学(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农业资源与环境(江西省一流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江西省一流专业)、生物工程(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江西省一流专业)等六个专业,涉及六个学院。学校制定了《江西农业大学“惟义实验班”管理暂行办法》(赣农大发〔201529号),对“惟义实验班”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设置与选拔、组织与管理、培养方式与教学组织进行了全面部署。

    学校在省一流学科建设过程中,已经考虑一流学科以点带面,引领学科群发展,提升其它学科专业发展提升的问题。在经费资助方面,目前我校四个省一流学科群涵盖的本科专业共计18个,包括所有“惟义实验班”所在的专业。根据学校的统筹规划,一流学科建设统筹了3330万元,拨付一流专业建设,其中有1700万元支持六个“惟义实验班”所在专业。教务处出台了《江西农业大学一流专业(学科)建设经费管理办法》(赣农大教发〔202027号),对经费使用、管理及监督做出了详细规定。在学生管理方面,学校出台了《江西农业大学本硕博贯通培养研究生招生实施办法(试行)》(赣农大发〔202016号),要求重点考虑本科实验班、一流本科专业的学生,完善了博士研究生招生选拔机制,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下一步,学校将加强经费使用管理,合规合理使用资金,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加强本硕博贯通培养,打通“本硕博”三阶段,实施本--博“3+1+2+3”招生培养模式,结合硕士推免、硕博连读等方式,实现本硕博招生与培养工作有效衔接,有效实现“本硕博”招生贯通、培养方案贯通、课程设置贯通和导师指导贯通,探索构建“本硕博”贯通人才培养模式。

4、修订完善研究生招生名额分配管理办法,建议根据教学科研人员的业绩及科研经费多少,来分配研究生招生名额。

研究生院回复:为充分发挥研究生招生计划调节与引导作用,进一步优化研究生教育资源配置,2019年上半年,研究生院就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管理进行了充分调研,并广泛征求了各招生学院意见,制定出台了《江西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管理办法(试行)》(赣农大研发〔201923号,以下简称“办法”),对学校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管理办法作了进一步明确。

该办法明确了学校研究生招生计划由基础计划、专项计划和调节计划构成。其中,基础计划根据学校近年来下达的各招生学院研究生招生计划情况,结合导师人数、培养条件等确定;专项计划单独设立,主要包括学校与校外相关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培养计划、省级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专项计划、大学生退役士兵专项计划等;调节计划主要重点支持传统优势学科、国家级平台、高层次人才及高水平科研团队,适当向培养质量高及生源充足的学科专业倾斜,对在研究生招生、培养及相关工作中出现重大问题的招生单位(包括学科、导师)适当核减研究生招生计划。该办法对各招生学院增加和削减招生计划的情形进行了具体明确。

学校研究生招生计划实行校院逐级分配与管理,学校将招生计划指标一次性全部下达各招生学院,各招生学院根据本单位招生计划分配实施细则,确定各学科专业招生计划分配方案。学校要求各招生学院在分配研究生招生计划时,在保证学科平衡基础上,充分考虑省部级及以上各类人才、国家级课题主持人、学科团队、重点实验室等因素,结合导师在研课题情况、经费额度及培养质量等指标,合理分配招生计划。

2020年下半年,研究生院(党委研工部)将结合江西省教育厅博士、硕士生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动态影响因素(学科建设、国家级奖项、高水平人才引育、科研平台、就业工作、师德师风、培养水平、教学科研成果等),对招生计划分配影响因素进行优化调整,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学校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管理办法。

5、建议基于学科评估需要,尽快将国家双一流高校或双一流学科认定的权威期刊补进学校A刊名录,智库成果认定、文科类博士毕业生发文要求,参照南昌大学、江西财大、江西师大文科专业博士毕业标准。

研究生院回复:我校2018年新增文科类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农林经济管理,当年下半年修订了《江西农业大学关于博士、硕士学位申请资格的规定(修订稿)(赣农大研发﹝201840号),对人文社科类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提出了要求。对比省内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我校人文社科类博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高于这几所高校,毕业难度不小。

按照国务院学位办相关文件要求,预计2022年将面临专项评估。主要检查研究生培养体系和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完备性,以及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管理执行情况。在专项评估指标体系中,有毕业生按期毕业率这一指标。按照我校人文社科类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博士生很难按期三年毕业获得博士学位,会对专项评估造成不利影响。但同时,指标体系中也有科研成果的要求,较高的毕业门槛能调动博士生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的积极性,产生更多优秀科研成果,有利于专项评估。

针对此条意见,我院咨询了科技处,了解到我校A类学术刊物目录是2010年颁布,十年没有变动。科技处认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更新学校A类学术刊物目录,但出发点和落脚点应是促进学校良性发展、更多科研业绩产出。可能更具建设性的建议是:博士学科点要加强规划引导,打造科研平台,形成优秀科研团队,引导博士生更快进入科研状态;所在学院加强管理服务,进一步提高脱产学习博士生比例,提供更好的后勤保障服务,解除博士生的后顾之忧,让博士生安心学习与科研;博士生导师加强学业指导,督促博士生抓紧学业,加快科研训练。学院、学科点、导师齐抓共管,营造良好科研氛围,既保障博士研究生按期毕业,又促使其多出成果出好成果。

八、资产管理意见

1、快速推进“一院一楼”建设。目前时间拖得太长,应建立时间表,倒计时推进。

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回复:资实处根据工作实际拟定2020年“一院一楼”搬迁时间推进表,对影响搬迁关键进度如科技大楼职师院用房改造、林学院老办公楼改造、北区图书馆改造、东区用房移交及改造等项目进行重点协调,打通一院一楼搬迁工作的关键节点,力争“一个学院一栋楼”年底基本到位。目前“一院一楼”格局基本形成。一是已基本达到“一院一楼”的学院有13个。二是即将实施搬迁的学院有2个。经管学院东区用房改造项目正在推进。职师院拟搬迁的科技大楼用房装修正在施工,争取年底前整体搬迁到位。三是继续优化搬迁方案,力争政治学院年底前搬迁到位,最终达到“一个学院一栋楼”的目标。

2、建议学校建立一定的管控机制,促进学校房子只能校内交易,不能销售给校外人员。

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回复:校内房改房属于个人私有财产,且都持有房产证,房改房交易过程全部在政府相关部门,学校没有干预手段和途径,学校已多次与辖区政府沟通该事宜,辖区政府也多次研究该事宜是否可行,但鉴于找不到法理依据,目前无法禁止销售给校外人员。

3、建议学校各单位设备能够共享。

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回复:近年来,教育部、科技部和省科技厅非常重视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省科技厅还建立了“江西省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服务平台”,我校由科技处推荐了24台大型科研仪器进入该平台,并且负责向省科技厅报送我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情况。但从实际效果来看,特别是我校进入平台的设备来看,并没有达到共享效果。同时,从高校来看,只有少部分学校实际推进了大型仪器共享工作,而江西省内高校中,实际成功推进设备全面共享的很少。综合来看,设备共享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人员、经费以及国家政策法规。

目前,为了推进设备共享,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学校已由科技处负责建设学校的公共科研平台,建成后将会出台相应的仪器设备共享制度,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我校的设备共享。

对于分布在学校各单位的设备,建议在学校科研公共平台运行成熟后,我处将协助科技处在其基础上逐步推进设备共享工作。

4、原商学院的两栋楼要找专家评估是否是危房,如果是,建议拆除,重新建新楼。

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回复:据了解,该两栋房屋为三康食品厂厂房,三康食品厂属于企业独立法人。该两栋房屋的鉴定和拆除工作建议学校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结合学校企业改制工作一体推进。

5、 实验室的废弃物特别是有毒、有害的化学品需各实验室自己放置一段时间,再交学校处理,存在安全隐患。建议学校建立一个中转站。

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回复:1)加强危险化学品废弃物管理是实验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危废物暂存有明确的规范要求。为做好该项工作,学校为相关学院发放了暂存设备,部分学院还配置小型危废物暂存柜,并经常性督促各学院按规定做好危废物的暂存工作。

2)学校由校园建设处(原后勤管理处)牵头,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与保卫处配合,每年开展4-5次实验室废弃物回收。

3)为确保危废物暂存安全,学校购置了一台大型危废物暂存柜,并已移交给相关学院使用。

6、加快推进教工住宅区加装电梯的工作。

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回复:资实处在今年615日根据南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南昌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洪府厅发〔2019127号)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发布了《关于校内教职工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有关事宜的通知》,并多次到经开区相关部门咨询、协商我校住房加装电梯有关程序。截止到目前,已有四个住房单元的教职工提交了同意加装电梯的初步意见,现在正在咨询和协商有关加装电梯的实施方案。下一步将根据部分业主提出的要求,以发布公告的方式向社会征集加装电梯建设方案,逐步推动我校既有住房加装电梯的工作。

7、加强实验教学人员的管理,畅通实验人员的上升渠道,明确相关岗位职责和相应的绩效考核办法,以调动实验教学人员的积极性。

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回复:1)畅通实验人员的上升渠道,主要涉及职称评定和职务晋升等,均为组织人事问题。

2)据了解,学校人事处对实验技术队伍建设非常重视,将加强相关制度建设。

3)我处将协助学校人事处部门,推进实验技术队伍建设。

8、建议在学生的实验室安装空调。

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回复:1)在实验室加装空调等是加强和完善实验室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校内已经安装有空调的实验室,都是由所属单位根据实际需求,将其列入单位年度预算或向学校申请专项经费建设完成。

2)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将根据年度预算和采购计划,做好相关工作。

9、大学生活动中心的三楼四楼空出后的规划问题。

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回复:根据我处职责,我处负责不定期核查公用房使用状况。据了解,大学生活动中心的三楼四楼部分用房仍由学工处管理,部分用房已给团委使用。

10、建议加强对校园周边零散土地管理,如原农机厂区域存在周边百姓侵蚀现象。

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回复:1)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地块较为分散,土地权属主体较为复杂且存在“校中村”现象,加上学校为开放性校区,无完整的边界围墙。由于历史原因,尚有部分土地(北区铁路以北部分地块)未办理产权证,极易与周边村、镇或其他单位产生土地纠纷。

2)伴随机构改革,人员调整等原因,目前学校土地管理工作处于“事随人走”,“处处挂靠”状态,没有固定的机构设置和土地管理及巡查人员。土地侵权纠纷无专人跟进和维权,权属边界定期和应急巡查工作不能正常开展,相应档案、图纸、材料缺乏统一管理和传承更新。致使土地管理相关工作开展困难重重,学校土地存在被侵占的风险。

3)建议学校层面重视土地管理工作,从机构设置,人员配备,职责明确等方面予以支持,保障土地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九、校园建设意见

1、建议学校引进物业管理,使学校环境管理更规范、校园更整洁。

校园建设处回复:为优化校园管理和服务,学校以东区物业外包为试点,探索校内分区封闭管理,逐步推进校园管理物业化。我处安排工作人员赴江西财经大学、上饶师范学院等高校开展调研,经前期探索和准备,东区环卫、绿化、安保、水电实行专业化服务外包,其校园综合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待条件成熟后在南北校区推进。学校已实施垃圾清运整体外包,在楼道清扫、垃圾广告清理、杂草清除等工作中实施以点带面分模块外包形式,为将来整体物业市场化改革作了良好铺垫。另外,学校出台了新修订的《江西农业大学校园管理规定》,为校园环境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和管理依据。在环卫方面,学校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清运服务采取外包模式,严格按照南昌市垃圾分类和清运标准进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清运。我处建立健全环境卫生巡查考核制度,强化日常保洁,持续推进校园环境综合整治,为全校师生营造宜居宜学宜业的美丽校园。

2、学校环境总体上较好,但细节上做得不够,存在很多卫生死角,让人感觉很不舒服,希望学校能够加强这方面的检查和监管。

校园建设处回复:根据省政府、教育厅开展校园环境综合治理和学校新冠疫情防控要求,我处迅速行动,积极落实学校部署,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强化管辖区日常保洁清扫,清垃圾除死角,以高标准、严要求推进校园环境卫生整治,以固本、强基、提品质为目标,使校园环境卫生显著提升。2020年,我处为营造安全健康、优美整洁的校园环境开展系列工作:

1)发布了《关于切实做好疫情期间校园环境卫生工作的通知》、《关于切实做好疫情期间学生返校前后校园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通知》及《江西农业大学开展新时代校园爱国卫生运动的实施方案》,要求各单位开展环境卫生清扫,做好日常消毒,落实校园环境责任区包干制度,共同营造整洁优美、安全卫生的校园生活环境。

2)开展2次校园环境卫生大清扫,清除卫生死角。今年2月,为抗击新冠疫情,校园建设处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作风做好校园清扫保洁及垃圾清运工作。全面开展校园环境卫生大扫除,进行扫落叶、清枯枝、除杂草、去死角行动,加班加点对隔离带、墙角、路牙、阴沟、绿化带展开地毯式清扫,全面提升卫生质量。对校园道路、广场、公厕、环卫设施、运动场、留学生楼、重点实验室、新农贸市场周边和家属区等公共区域和重点场所进行无死角消毒。8月,以同样的标准再次进行为期一个月卫生清扫,,清扫枯枝落叶、拔除杂草,清理卫生死角,迎接秋季开学学生返校和文明单位创建检查。

3)强化日常保洁和垃圾清运考核,建立了巡查考核机制。按照“一日两清、每日巡查、每周汇总”的工作方法,加强校园环境卫生日常保洁维护,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定期清洗垃圾桶。暑假高温天,给家属区垃圾箱内胆套垃圾袋,消除因垃圾发酵产生臭气的问题。

4)完善环卫设施。按照南昌市垃圾分类要求,今年上半年采购和安装600余套分类垃圾箱,推进垃圾压缩站建设。暑假期间,取缔了南北区学生公寓的3处露天垃圾池,解决了露天垃圾池散发臭气、蚊虫飞舞及影响校园美观的问题。

5)对照党务政务督查室的《督查通报》,积极主动认领问题,列出整改方案,立即逐项整改,及时反馈整改信息。对师生教职工反映的环境卫生、垃圾箱选址等问题,迅速回应,妥善处理。

3、建议对校园内树龄较长的树木排查一遍,对一些树干倾斜、树根老化的要及时去除或加固。

校园建设处回复:校园内部分树木树龄较长,树木根系因病虫害等原因出现了腐烂,加上部分树木树冠较大,遇到大风大雨天气,很容易出现吹断树枝,甚至树木倾倒的现象,造成安全事故发生。另外,一些树木的枝叶过于茂盛,影响到室内采光。为此,我处已定期安排人员对树木枝叶进行整形修剪,对病虫害树木进行及时救治,对树干倾斜、树根老化的树木进行及时扶正或清理。目前,我们已对校园主要树种进行挂牌,并计划对校园内树龄较长的树木进行统一排查留档并进行编号管理,加强对校园内古树名木的保护力度。

4、校园环境建设要融入农业大学的校园文化元素,校园规划和改造要尽可能征求专业老师的意见,减少不必要的人为对植物的损坏。

校园建设处回复:在南区新大门绿化景观设计中融入农大校史及校园文化元素,用景观形式展现校园文化。增设文化景观石86块,增添校园文化元素。对校园导视牌进行更换,在导视系统中加入校园文化元素,将于10月份安装到位。联系校宣传部门,在校园内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标语。给干道树木挂铭牌,增进师生绿化科普知识。充分发挥校友力量提升文化设施,在硕士毕业20周年活动中,向学校集体捐赠一处大景观石,金额达13万元,已完成绿化美化配套。对于规划过程中对植物的保护工作,我校校园管理规定中已对校园基建毁绿有相关规定。自校园建设处组建以来,基建与绿化工作对接更为便利。在今后工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将加大树木保护力度,如在校园基建改造、扩建中,当树木与工程项目发生冲突而又不得不让位于建设需要时,以移栽代替砍伐,尽量使树木资源得以保存,且多向校内外有关专家进行请教。

5、多个代表反映小型工程方面存在监管不严、施工质量不高的问题。

校园建设处回复:校建处校园建设服务科专门对接各单位维修改造申报和小型工程,积极回应诉求,严格落实要求,做到问题及时处置。已形成自我监督、用户监督、纪检监督、群众监督、党务政务督查的多位一体全过程工程监督体系。每项工程,有一个工地代表跟进,每周一次例会调度,形成一套资料留档备查。小型工程与新建工程不同,是已有工程的延续或基础设施的维护,维修改造项目的隐蔽性和施工中突发情况无法提前预知,一般是用户方约专业人员现场查勘后,提出口头需求。针对无提交正式方案和专门概算等问题,我处已经加强施工过程管理,同时要求用户单位配合,提交报告时需提交完整方案和概算,以根据用户实际需求施工,避免施工过程中临时变更和增加成本。

6、加快基建项目完成速度,落实学校房屋维修验收工作,推动多功能体育馆建设。

校园建设处回复:新建、改扩建项目的建设包括立项审批、规划设计、工程报建、竣工验收等环节,程序上涉及发改委、建设、规划等10多个部门,程序时间较长,存在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及施工过程中很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为了加快项目的完成进度,我处安排专人对接前期手续的办理,准备好每一套材料,紧盯好每一个环节,对接好每一个部门,对重点和急需建设工程进行专题调度,指定现场代表专门监督管理项目实施直至竣工验收。同时根据学校的要求,对年久失修或者重新定义使用功能的房屋进行维修改造,如每年进行的宿舍改造工程、近期实施的一院一楼搬迁改造工程等,不断改善学校办公办学条件。多功能综合体育馆建设项目,我处已安排专人对接,目前处在建筑规划方案审批阶段,后续将做好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图审、控制价编制、招标施工等工作。

7、希望保育院扩建工作加快落实。

校园建设处回复:保育院建设工程于2020828日招标,910号签订了施工合同,工期120天。现场已经做好围挡、临设,目前在抓紧办理项目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单位的人员、设备、材料都已准备好,待手续办理后即可正式进场施工。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安全、进度,我处除了安排现场代表监督管理项目外,还委托了监理单位对项目进行管理,同时要求施工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完工,尽早交付使用。

8、针对各办公、实验大楼顶层漏水问题,建议在学校层面上明确部门职责,定期检修,维持良好的工作环境。

校园建设处回复:我处加强基础设施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置。在暑假期间,已完成研究生院、职师院办公楼、校行政大楼2楼圆形报告厅、金桂苑住宅、玉兰苑住宅、紧固件厂公租房、化工厂公租房等65处漏水维修,老图书馆等屋面漏水维修正在办理施工前期手续,待程序完成后即可进行维修。

9、希望尽快对学校破损路面进行维修。

校园建设处回复:我处在暑期已对1号门、2号门、创新路、团结路、学苑路、玉兰苑入口处及东区等十余处校内破损路面进行了维修。后续将会加强校园道路巡查,发现问题后及时进行修复。

10、学校加大垃圾分类宣传,真正做到垃圾分类。

校园建设处回复:根据省政府、教育厅关于开展学校生活垃圾分类与减量工作要求,我处迅速行动,牵头做好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制定,通过垃圾分类督导员现场引导、主题班会、学校媒体宣传、知识竞赛等方式,加强垃圾分类意识培育。通过教育宣传,全校师生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知晓率达到100%,师生形成垃圾分类新理念,养成垃圾分类和减少垃圾的好习惯,树立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加大垃圾分类设施投入,分别采购室内分类容器以及室外垃圾分类箱600余组,基本实现垃圾分类设施全覆盖。通过政府招标形式,在驻昌高校中率先确定垃圾分拣、分类清运服务商。建立了相应的垃圾分类清运考评体系,对垃圾容器内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并在垃圾池进行了二次分拣,确保垃圾按国家标准分类清运出校园。今后,我处常态化开展垃圾分类与减量知识宣传,继续加强检查监督,促进师生文明习惯养成,将垃圾分类与减量工作落细落实。

11、充分利用好省里相关政策,争取政府支持,建设青年教师公寓。

校园建设处回复:待学校正式同意建设青年教师公寓后,根据相关政策办理前期项目立项工作,推动项目建设。

12、加快学校南大门建设。

校园建设处回复:南大门工程自615日开工以来,施工方合理安排,克服六、七、九月份雨水偏多实际困难(统计下雨共计35天),加班加点,有序推进建设,争取9月底前完成新大门基建工程,并建设好门禁系统,以迎接新生到来。大门配套景观设计方案正在招标中,招标后将按程序推动尽快施工。

十、综合治理意见

1、加强流动摊贩管理,建议规划合理摆摊地点并长期有序管理。

保卫处回复:1)关于流动摊贩管理问题。流动摊贩一直是影响校园秩序的一个“顽疾诟病”,具有流动性、随机性、长期性、高赢利、易集聚等特点,且多数摊主看上去容易认为是社会弱势群体,整治难度大,整治手段有限,整治成效难以巩固,极易反复。一直以来,保卫处始终高度重视流动摊贩管理,坚持问题导向,贯彻法治思维,积极协调城市执法部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通过“巡、守、疏、劝、整”等方式,长期进行管理与疏导,努力实现校园面清爽有序。

2)关于规划合理摆摊地点并长期有序管理问题。根据江西省“地摊”经济管理的相关要求,校园内不允许设置摆摊疏导点。

3)相关倡议:一是倡议广大职工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贯彻共建共治共享原则,主动做好自家亲属思想引导工作,拒绝经营摆摊设点行为,共同维护校园良好秩序。二是倡议广大师生从我做起,倡导健康饮食,克服图方便、贪便宜等不良思潮,确实保障饮食安全。 

2、加强校园的围墙建设、门岗建设,做好停车位规划,推动门卫有效管理。

保卫处回复:1)根据校园整体规划,结合疫情防控需要,上半年已完成校园教学生活区围挡围栏建设800多米、南面围墙建设约800米。

2)校部教学生活区门禁系统建设已于2019年底完成,因疫情防控及南门建设,尚未进行验收,正在试用。待正式验收通过后,全面投入使用。东区门禁系统已于20208月底建设完成,目前正在试用,待验收完成后正式投入使用。

3)南门建设计划202010月起投入使用。南门投入使用后,已争取物业化管理立项,待招标完成后实施。

4)校园停车位建设已作为校园交通整体规划内容,现已基本完成。今年上半年,已争取对知行楼南门空地进行改造,预计增加停车位30个。去年下半年,已对南教学区、生工楼、惟义楼、室内体育馆等周边停车位进行了改造、增设和规划,约规划了停车位300余个。今年上半年,结合东区白改黑工程,增建了停车位15个。去年下半年,东区家属区东面池塘填埋,增建停车位20个。当前,正在积极争取对已拆除的老八栋进行改造,增建部分停车位,缓解周边住户及办公场所停车压力,规范停车。今后,我们将结合校园整体规划,逐步推进停车位改造及建设。

3、为了附中中小学生的安全,建议加强这个区域的交通安全管理,在附中附近几个路口地面划好标识标线,修建学生专用道路。

保卫处回复:该问题已于2019年底完成。设置了道路交通隔离护栏,实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道行驶,完善了交通指示标识,并围绕翠柳苑23栋,设定了单循环标牌标线。

十一、军事体育工作意见

1、学校要重视征兵工作,目前这项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未完成任务需要约谈,建议将该项工作纳入学院考核中去,一些工作要做实做细。

军事体育部、武装部回复: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强军思想,切实加强学校征兵工作,提升学院征兵工作效能,武装部认真总结反省2019年征兵工作中的不足,2020年学校征兵工作在学校领导的关心下,在各学院征兵工作领导的支持下,克服新冠疫情对征兵工作的严重影响,会同各院征兵工作联络员扎实工作,创新征兵工作方式方法,超额完成学校2020年征兵工作任务。

武装部将按照上级征兵工作指示精神,在学校党政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学院,认真落实《江西农业大学大学生征兵工作考核及奖励办法》(赣农大发〔201934),及时总结征兵工作的不足,落实相关文件的奖惩制度,并积极推动学校出台《江西农业大学征兵工作量化考评办法》,使我校征兵工作常态化可持续发展,形成良好的国防教育氛围,强军爱国主义思想。

 2、学校要重视体育,建议学校成立全民健身委员会,统筹指导这项工作,把相关资金统筹管理和使用。

军事体育部回复:在学校党政的高度重视下,我校师生健身运动场所的建设和改造力度日益加强,师生的健身氛围日益浓厚,学生身心素质逐日改善。根据调研,目前,我校体育工作根据服务对象不同,部门职能分工不同,学生、教职工校内外体育竞赛、教职工体育协会主要领导组织机构是学校体育运动委员会,学校体育运动委员会不作为独立运营的组织机构,没有设置独立的工作经费,现阶段我校师生体育现状主要有如下特征:

1)不同运动群体归口不同管理服务部门

学生校内外体育竞赛、学生体育代表队训练主要由军体部负责管理与组织。教工校内外体育竞赛主要由校工会、军体部负责管理与组织。退休教职工校内外体育竞赛主要由学校离退处、军体部负责管理与组织。学生社团校内外体育竞赛管理与组织主要由校团委对应组织。

2)不同管理服务部门分属活动经费不同。

军体部负责学生校内外比赛运行经费、补助奖励费用;分工会负责教职工校内外比赛运行经费,比赛奖励补助费用。离退处负责退休教职工校内外比赛运行经费,比赛奖励补助费用;校团委负责学生学生社团组织校内外体育比赛运行经费。

十二、后勤服务意见

1、建议提高教工食堂的菜品,将教工食堂和学生食堂区分开来。

后勤服务集团回复:针对教职工提出的提高教工食堂菜品质量的建议,我们已经反馈教工食堂,要求其加以改进提高,以满足教职工对高质量的菜品的消费需求。

学校没有将教职工的一卡通绑定在教工食堂的卡机上消费,加上教工食堂地理位置离学校各单位办公地较远,且临近家属生活区,大部分的教职工都会在自家或离办公地较近的学生食堂用餐,教工食堂的就餐教职员工太少,若教工食堂设置为专门的教工用餐的食堂,食堂会因为就餐人员太少而无法正常经营生存下去。

另外,教工食堂未享受国家给予高校学生食堂“零”租赁的优惠政策,仍需要缴纳管理费用,无形之中再次给教工食堂的经营增加了压力。

受疫情影响,目前学校对在校学生实行了“小闭环”管理,学生更是无法前往教工食堂用餐,教工食堂的经营已到了举步为艰的地步,故将教工食堂设置为专门的教工用餐餐厅恐不妥。请教职工对此给予理解和支持。

2、对于商业街,是否可以改进管理模式,将商业街打包外包给外面公司等。

    后勤服务集团回复:2010年,学校进行环境整治,把沿志敏大道两旁店面及学生公寓南区和北区店面全部拆除,为安置这些商户,学校进行了统一规划,在南区学生公寓东面建成了现生活服务中心,20129月正式起用。20158月,学校将生活服务中心移交给后勤集团管理,2017930日第一轮出租到期。2017921日,后勤集团制定了《关于江西农业大学生活服务中心店面第二轮出租方案》,报学校同意,租户基本上还是原承租户,租期三年(2017930日至2020930日)。这种做法既延续了历史惯例,又维护了学校的稳定。

假如第二轮合同到期将商业街打包由外面公司经营会出现以下几点情况:

12012年,生活服务中心为了让商户尽早营业,在消防未验收情况下就开始营业,现已运行8年。现在如打包对外,首先要消防验收过关,而消防要重新验收,学校就要出资进行改造,经测算,消防改造经费高达400余万,否则,外面公司不一定敢接管。

2、生活服务中心现有承租户为原志敏大道两边店面拆迁户、校内店面拆迁户组成,以校内下岗工人为主。如打包至外面公司承包管理,公司可能会以市场经济为主,导致该店面的利益最大化,这样,将会导致店面租金直线上涨,可能原承租户一个都租不成,肯定会出现新承租户和原承租户“进不来、退不出”的现象,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会出现大规模的聚众闹事和上访(2016年至2020年出现多次闹事),这些曾经是农大下岗的人会到学校讨要生活,矛盾纠纷无法理顺。

3、假如打包给外面的公司管理,可能中标公司会以我是招标进来的,尽管可通过合同进行契约管理,但在维护学校利益上不一定是站在学校这头,公司考虑的是利益,学校考虑得是稳定为主,兼顾利益,这样的话,只要稍有不慎,可能随时就会有舆情,没办法控制,现网络传播速度快,将会给学校带来负面效应。

4、由于电商的兴起和受疫情的影响,直播带货,实体店走衰,假如打包给外面的公司经营不善,学校如收回的话,可能就存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输的局面,得不偿失。

3、水电管理漏洞较大,今年疫情与去年同期用水量相差不大。校外人员在学校购房,造成水电费没法收缴。

后勤服务集团回复:首先,今年疫情期间用水量较去年同期有明显减少,但由于市政府文件要求,今年6月份开始我校需加收污水处理费0.95/吨,按学校每月30万吨水计算,每月将增加水费开支近30万元,因此学校水量未增加但水费总金额有增长。

其次,我校供水管网建设于上世纪,大多主供水管网是铸铁管敷设,年久失修跑冒滴漏现象严重,每年浪费的水量很大,这部分用水即使没人使用,也会产生费用,预计每年学校水损耗在150余万元。

最后,校外人员在学校购房,水电费未出现收缴问题,现学校除1-3号青工楼使用机械水电表外,校内所有住户都使用智能预付费式电表自行购电,水表有人员上门抄录,都可在水电管理中心进行缴费,只存在缴费早晚的问题,并且今年水电管理中心已申报智能水电表的改造,改造后将使用远程网上缴费智能水电表,实现网上缴费功能。

4、增加路灯的数量,分季节和时段管理。

后勤服务集团回复:2019125日,后勤服务集团水电管理中心完成了校园2期增亮改造任务。在美化校园环境,提升校园生活品质的同时,也使广大师生员工的夜间出行更加安全,更加便利!

本次增亮工程,水电管理中心对校园内(惟义楼、先骕楼、博学楼、逸夫图书馆、燕园广场、燕园公寓、蕙园公寓、校办、大学生活动中心、大礼堂、动科院、军体部、游泳馆等周边)路段老旧路灯进行了更换和加装,增加了周边的照明,节能效果显著,师生员工反映较好,大大提升了校园整体形象。

对于路灯的分季节和时段管理方面,水电管理中心新购买安装了经纬度智能控制器,根据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自动高精度计算天黑天亮时间,自动调整控制时间,计算精确度高,目前已加装到各主要路灯控制器上,实现智能控制路灯开关时间。

5、学校投入经费进行了水电改造,但打雷、刮风仍会造成停水、停电,查明原因,整改到位。

    后勤服务集团回复:1)为保障学校的正常教学生活秩序,学校投入经费对全校进行了电力增容和校内高低压改造,缓解了学校本部和东区的用电压力,为学校的正常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本次改造实现高压线路全部下地,打雷、刮风等极端天气已不会影响到校内供电。但供电系统是一个整体,我校是供电系统的终端客户,若上级供电部门发生故障停电(如变电站停电),我校也不可避免的发生短时间的停电现象。这种情况极其偶然,一旦发生,水电管理中心也会第一时间与供电部门沟通,尽快恢复供电。

220201月份,学校投入13万余元资金用于北区二次加压水房设备的更换和改造,现水房设备采用变频加压水泵系统,大大的增强了水房的供水效率,但学校整体供水管网年久失修,存在严重的管漏现象,导致有部分区域和楼层出现供水水压不足的情况,要解决该供水问题还需要对整体供水管网进行改造。

6、 建议学校的地下水电管路设置地标,以免经常被挖断。

    后勤服务集团回复:通过学校去年的供电增容改造项目的实施,校内所有重要电缆都已下地并按照标准设置了地标,整体住供电线路图也正在绘制。

学校供水管网图由于图纸丢失,目前难以标注地标,只有通过下一步供水管网改造,再统一设置地标。

7、东区食堂饭菜质量差。老师自己带饭,学生怨言多,后勤集团想办法切实提高食堂服务质量。

    后勤服务集团回复:东区学生第一食堂(东区食堂二楼)暑期经过新一轮的场地租赁(食堂经营)招标,江西心怡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获得食堂的经营权,该公司利用暑期对食堂的各功能间进行了彻底的升级改造,餐厅的用餐环境也焕然一新,公司还进一步丰富了食堂出售的菜品,菜品质量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但饭菜价格却做到了稳中有降,从本学期试营业开始至今,餐饮服务工作得到了校领导及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东区特色小吃食堂(东区食堂三楼)仍旧由原经营托管方江西中快后勤服务有限公司托管经营,将一如继往的以优质的服务满足东区师生的用餐需求。

8、现在学校水表电表气表太不方便,希望能够进行智能化的安装改造,方便大家缴费使用。

    后勤服务集团回复:目前学校大多数住户使用的是老式的机械后付费式水表,需要人工上门进行抄表收费,即使是使用预付式费智能水电表的用户,也不能实现网上缴费,给广大缴纳水电费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对于这种情况,水电管理中心已申报学校,对学校的老式水电表进行改造,逐步更换为智能型预付费水电表,同时实现网上缴费功能。

关于天然气缴费问题,需要自行联系燃气公司更换物联表,实现网上缴费。

十三、信息化建设意见

 1东区没有校园网络,进不了办公系统,希望学校租一根专线。

信息中心回复:东区有专门的光纤链路连接校本部,所有办公楼都已经接入了校园有线网络,与校本部共享所有网络资源,可以正常进入办公系统;东区家属区也可以通过VPN方式连接校园网,访问校内各应用系统和资源;若出现网络故障可直接与信息中心网络运行科联系(电话:83813804)。另外,东区无线网络建设项目已经完成项目比选,正在实施当中,预计今年十月试运行。

 2、加强学校教学信息化建设,在技术人才配备、平台搭建、技术指导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信息中心回复:教学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的一项重要内容,由教务处统一规划和推进。据了解,在技术人才配备方面,教务处有教育技术科负责网络学习空间和在线课程建设、处内其他科室也有计算机专业人员的配备;平台搭建方面,建设和完善了学校网络教学平台(电脑端)和移动教学平台(手机端),使其成为线上教学、资源推送、教学/学习生涯记录、大数据收集等功能于一体的实名制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完成了3间智慧教室,设有可拼接桌椅、互动录播系统、多屏互动等功能,满足“教学、讨论、研究”三位一体的教学要求,今年也将根据教师对智慧教室的需求,增加建设数量。

    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是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工作效率、便捷师生办事,提高积极性的根本在于提升师生信息化素养、推进信息化应用,信息中心将通过制定数据标准、加快数据治理、促进数据应用、组织技术培训等方面下功夫,逐步提升师生信息化素养和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水平。

3、建议投入资金建设学校大数据中心。

    信息中心回复:学校于20206月完成了数据中心一期的招标。此次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江西农业大学数据标准建设与规范、现有信息系统的数据治理、统一身份认证升级、数据集成服务升级等。计划先做好数据标准的规范和集成,再通过各业务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和沉淀,实现大数据的挖掘和应用,最终能为科研管理生活等提供更完善的信息、更优质的服务。

4、现在各部门有很多系统,多个密码,条块分割,难以体现学校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及信息化的水平,要尽快整合。

信息中心回复:学校各业务系统由相应的业务部门建设,且建设有时间先后顺序,造成各系统内与用户对应的登录账号不统一,初始密码设置不统一。 

信息中心于2013年建设信息门户,目前校内大部分业务系统都已集成在信息门户中,实现了单点登录,即只需登录信息门户,就可以直接进入集成的所有系统,无需再次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建议用户从此入口进入各系统。(“信息门户”入口在官网左下角)

已集成的业务系统有:学生资助管理系统、一卡通系统、财务查询系统、教学管理系统、网络教学平台、OA系统、科研管理系统、研究生管理系统、督查督办系统、图书馆管理系统、VPN、网上办事大厅。目前正着力推进未实现单点登录业务系统整合工作。

5、加强校园的网络和智慧校园的建设,许多校宿舍楼老师不能上校园网。

信息中心回复:目前,学校有有线无线两套网络,覆盖教学、办公和学生宿舍区,网络运行稳定。建设了信息门户,实现了单点登录,完成了服务器资源的集成和统一分配,建设了网上办事大厅,智慧校园正在逐步推进当中。

家属区上网采取社会管理模式,个人通过购买运营商的宽带资源实现上网,教职工可以通过VPN访问学校应用系统和资源。

十四、发展规划方面

1、在学校的未来规划上,如何干、哪些学科、专业领跑、哪些跟跑,希望校、院领导多提建议。

发展规划研究中心回复:发展规划中心在编制规划时,既注重问计于民,也注重掌握“关键少数”的意见和想法。目前,已开展两次大范围的书面调研,一次覆盖全体学院的实地调研,10月下旬起,还将通过开展校领导访谈、机关处室领导访谈等形式,征求意见建议,力求在关键指标设计上更具科学性、更富前瞻性。

2、关注国内几个机构的大学排名,看进步,找差距,寻对策。

发展规划研究中心回复:发展规划中心9月专门推出了学校大学排名表现的专题研究报告,详细比较了学校近五年来在四大榜排名中的表现情况,以及同省内高校、国内农业高校的对比,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3、今年是“十三五”收关之年,也是“十四五”谋划之年,建议学校高度重视、尽快启动“十四五”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

发展规划研究中心回复:学校高度重视规划编制工作,201912月即印发了工作方案,成立了领导机构。2020年党政工作要点把规划编制工作列为重要工作,今年9月的党委扩大会暨中层干部会又专门听取规划编制工作汇报。发展规划中心根据学校安排部署,认真推进了规划编制的具体工作。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规划文本起草工作已按学校既定方案时间节点推进,目前,科技、人才、专业、信息化等子规划已于910日前完成初稿,学科建设规划于925日前完成初稿,学校总体规划纲要也于1010日前完成初稿。下一步,进入修改完善和征求意见等工作。

十五、医疗卫生意见

1、加强公共卫生建设的投入,建议在校医院招聘一定数量的公共卫生专业医师,增加现有医保工作人员的编制,以便加强全校各类医保工作的规范,做好服务工作。

校医院回复:目前校医院现有专业技术人员比较紧张,部分岗位出现人员空缺情况,校医院2020年向学校申报招聘8名专业技术人员,学校只批示招聘一名B超医师。如果要增加公共卫生专业医师和医保工作人员,还需要学校批示增加招聘名额。

2、随着防疫工作常态化的实际,应全校动员,逐步将医务人员回归到正常的医疗工作中去,以利完成正常的医疗工作,并在今后提高医务人员的待遇。

校医院回复:校医院在不放松疫情防控的同时,已全部恢复了正常医疗工作,为全校师生提供正常的医疗服务。

3、建议学校增加对全体女职工体检的经费投入,增强体检效果。

校医院回复:学校教职员工每年的体检费用为200/人,已经20年没有增加。校医院已向学校提交报告,申请提高教职员工的体检费用,待学校批示。

十六、其他

1、运动场上跳广场舞的老年人与学生争场地,建议学校为老年人开辟一些场地。

离退休工作处回复:广场舞是一项参与性很广的全民健身体育活动,深受群众喜爱。近期我处对学校的广场舞进行了调研,目前我校广场舞的参与人员以中老年妇女为主,在职职工、退休人员、家属都有。组织多为自发性、临时性,组织较为随意;场地较分散,流动性强,翠湖广场、北区操场、大学生活动中心、一号门广场、篮球场等地均曾有人跳舞。

今年,受疫情影响,教学区未完全开放,广场舞场地集中在翠湖广场及周边。我处针对翠湖广场现有情况,及时联系校建处、水电中心,对地面、路灯等进行了修缮,定时开放广场上的夜间照明灯,为跳广场舞做好了服务。我处也对参与跳广场舞的老年人进行了宣传引导,倡议他们应在生活区开展活动,合理安排时间,控制音量,尽量不影响学校的教学和师生的生活。

我处已与提案老师进行了沟通,了解了相关情况,做好了解释工作,目前常态化疫情防控情况下,暂时很难开辟出新的活动场地。建议待疫情结束,按照部门职责,由保卫处牵头,离退休处、校建处、工会等部门参与,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加强日常巡查,关注群众诉求,把广场舞活动管理好、引导好。

2、建议校工会给当年退休同志发放的纪念品以实用性为主。

校工会回复:根据《江西省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实施办法(试行)》(赣工发【20181号)文件精神,从201911日起,工会会员退休离岗,学校发放一份纪念品。根据2019年“双代会”代表意见,经学校同意,从2020年起校工会给退休离岗的工会会员增发一套床上用品。

3、建议把《调查与研究》更名为《乡村振兴智库要参》,由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与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联合承办。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回复:1)江西农业大学要集中资源力量办好《调查与研究》内刊,刊名更改要体现江西社会经济发展重大需求和我校智库特色优势,欢迎各个平台专家提出更名意见,确定后上报江西省出版局内部期刊管理部门重名检测和审核批准。

2)同意江西农业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共同承办我校《调查与研究》内刊,延续学校其它人文社科平台协办办法。学校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要积极组织专家建言献策,每年不少于6篇,争取每月1篇专题研究成果发布。

4、建议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对学校教师出国留学目的学校的联系,及时向相关学院提供出国留学信息,推进教师出国留学工作。

国际交流处回复:学校高度重视教师公派出国留学工作。今年上半年出台了《江西农业大学校级公派出国(境)访学项目管理办法》,该项目计划每年资助10名教职工出国(境)访学,并鼓励各学院参照此办法使用学科或专业等相关经费资助教师出国(境)访学。此项目的出台填补了校级层面常态化公派出国(境)访学项目的空白。此外,今年国际交流处牵头成功申报了国家留学基金委乡村振兴培养专项1个,每年新增访问学者资助名额2个。这些公派留学资助项目的增加,将拓宽我校教师出国留学的渠道,进一步加强学校师资队伍国际化培养的力度。同时,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将在与国(境)外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交流与合作中积极推动教师交流,及时向相关学院推介本校国(境)外合作单位和留学信息。

5、整合学校林场的资源(如大港林场),适当引入社会力量建设教学、科研基地。

产业处回复:1)江西农业大学大港试验林场地处宜丰县花桥乡,企业创建于1960年,占地10080亩,其中山林面积8000余亩,拥有林权证的山林面积7542.5亩,职工56人,退休30人。江西农大大港塑料厂地处奉新县上富镇,企业创建于1972年,占地225亩,拥有农田使用证的农田面积161.47亩,职工121人,退休69人。大港试验林场和大港塑料厂相距9公里,公路相通,道路硬化。大港历史悠久,幅员辽阔,资源丰富,风景优美。大港林场(塑料厂)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便利条件,将其建成教学科研综合实训基地可以涵盖学校大部分农、林、牧、国土等专业的教学实训与科学研究,有利于打造成学校专业教学科研园地及风光旖旎的后花园。

2)产业处和学校相关单位积极推进了政产学研的合作,加快了企业与学校教学、科研单位的对接,基地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大港塑料厂水稻育种基地160多亩农田已经完成农田田埂、水渠及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部分农田树苗外迁和土地置换等工作,水稻育种科研大楼(建筑面积近2000平方米)已建成,将为水稻育种学科教学科研提供全方位服务;大港试验林场与校教务处、园林与艺术学院、农学院对接,林学院已将大港试验林场设为该院林学专业的本科教学实训基地,并争取了项目资金60万元,基建处、产业处和林场启动了原大礼堂、一号职工楼(改造成师生食堂已完成)和三套宿舍(已完成)设计改造提升工程,可容纳60人食宿,以满足基地建设教学、科研、实训需要;林学院在大港试验林场成立了江西省竹子种质资源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对林区进行了高质量的清山、整地、深挖和垦复,林场还与江西省林业科学院签署了《江西井冈山竹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联合共建协议》,在大港设立井冈山竹林站副站,已立项并正在进行项目规划;林场已与校林学院、省林科院达成意向,共同筹建森林观测定位站,建设科研教学办公楼,目前项目已立项;通过大港林场的宣传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有一批高校和企业公司及社会力量有意向在大港投资设立专项定点基地,如综合教育培训场所、青少年植物科普园地、美术学生写生基地、团建活动素质拓展场所等;大港林场积极打造学校“爱校荣校”教育基地和全国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基地,大力弘扬“共大”精神,打造文化阵地,架起“爱校荣校”桥梁,保护林区生态资源,促进森林康养基地建设。

产业处将继续与校教务处、农学院、林学院及科研院所和社会力量密切沟通协作,整合林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积极推进政产学研的合作,早日把大港建设成学校高品质的教学科研园地和风光旖旎的后花园。

6、根据相关文件精神,利用现有条件,在职师院基础上筹建教师培训学院。

职业师范(技术)学院回复:1从学校的整体办学来看,代表此项建议非常具有前瞻性,符合高等教育的发展需求。

2)学校已有类似机构,且挂靠在学校人事处。以后如有工作开展需要,职师院可在人事处的具体统筹下,协助人事处承担部分相关工作。

3)职师院是否筹建教师培训学院,涉及到职师院办学定位的优化与调整,且职师院当前在转型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短板及难点相对较多。如确有必要,需提请学校党政基于学校的总体规划与学院的办学实际另行决策。

7、管理部门服务向东区延伸职能部门要切实到位。例如东区教师图书入库应在东区办理。

图书馆回复:图书馆党行政已开会讨论落实,东区教师可以到东区分馆主任办公室(二楼北)办理图书资料登记入库。《关于调整办理图书资料登记入库手续的通知》已经在图书馆网站、图书馆公众号上发布,如图书数量较多,可电话联系上门服务,并已告知经济管理学院和软件学院的相关负责人。

 

事项

地点

时间

经办人

电话

校本部图书资料验收

图书馆

七楼办公室

周二

游秋花

83813264

东区图书资料验收

图书馆

二楼办公室

周三

廖文昕

83813760

8、今年是校庆115周年,要加强校友走访工作,建议学院要尽快推进这项工作。

校友办回复:收到意见后,我办于624日发送通知到各学院校友会会长及秘书长OA信箱,请各学院走访校友的计划尽快启动,并将走访计划于77日前通过oa报送至校友办,同时我办于78日召开江西农业大学校友会工作会议,针对校友走访计划并结合建校115周年纪念活动进行了专项讨论,征求了各学院及相关单位意见,各学院结合115周年纪念活动定了相应的校友走访计划,截止今日,部分学院已开展了走访活动。

9、东区建设和管理应衔接好,特别是老师宿舍区管理。

    东区管理服务中心回复:2018年,学校党委、行政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东区工作的意见》(赣农大党[2018]71号),提出了“统筹兼顾、协调推进”“职能延伸、各司其责”“平稳过渡、有序管理”的基本原则。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职能延伸”,即学校各部门应当将各自在学校本部的职能自动延伸到东区的建设和管理中。经过三年的努力,学校各部门按照上述文件的要求,主动将职能延伸到东区,东区校园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臭水塘已改造成休闲广场,东区大门重新装饰一新,道路“白改黑”工程完成了第一期工程,率先在学校实行物业外包管理,东区的监控及人脸识别系统以及东区无线网络也即将完工。下一步,学校各部门将继续通力合作,加快推进东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东区师生的幸福指数。

    关于老师宿舍区管理中的问题,存在于不少教职工随意对外租房、办成经营性场所等,对此,2019年下半年,学校对东区教职工将住宅改成经营性住房问题进行了清理,情况得到了根本的扭转,但随意对外出租住房问题仍然存在。下一步,东区将通过人脸识别系统的上马,禁止没有经过租房许可的人员进入东区,通过这一办法,逐步清理违规出租住房问题。

10、改变附中的办学理念,加大师资力量,注重内涵发展。

附中回复:

(一)附中的办学理念和发展目标

    1、学校的教育理念

初中、小学教育面对的是处在人生最重要时期的、具有奠基意义的发展中的少年儿童,而教育本来就应该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能体现人文关怀的一种事业。为此,我们的教育理念,应该是“以人为本,科学育人”。要尊重学生的生命,促进学生生命的成长,让学生能够充分享受生活学习的天真与快乐,同时要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学校发展目标

1)基本定位:融现代品质与传统文化为一体,体现时代性和学校个性。创现代办学条件;创科学管理水准;创优良师资队伍;创一流教育质量;创鲜明育人特色;创人民满意学校。

2)总体目标:提升学校教育内涵,塑造高素质学生群体,打造学习型教师团队,构建现代化管理模式,构建更上层次的校园文化。

3)具体目标:

①办学规模。a.进行小班化试点。b.每个年级三个班,在校学生数1200人。

②学生素质标准及相关指标。

a.学生素质标准:有健康愉悦的精神世界;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有明确的自我发展意识;有积极的个性发展追求;有坚实的持续发展潜力;有鲜明的儿童形象特征。

b.相关指标:学生成绩小学合格率达到100%,优秀率达到60%;初中合格率达到80%,优秀率达到30%;学生健康素质100%达到国家标准,优秀率达40%

③教师素质标准及相关指标。

a.教师素质标准:有实现自身生命价值的需要;有高尚的教师德性;有娴熟的教育教学技艺;有较强的课程开发和教育科研能力;有现代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能力。

b.相关指标:培养市骨干教师6名左右;80%左右的教师有综合学科的教学能力;80%以上的教师具有教育科研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95%以上的教师能够熟练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够自制多媒体课件;30%教师有教育科研成果发表。

④课程与教学工作。a.校本化地实施国家课程,积极开发两门校本课程,构建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体系。b.筹划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发展中心,总结和提升教师教学风格。c.设计校本作业,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学内容。d.探索教学模式,教学走向对话,为理解而教。e.实现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的转变,发挥评价的教育及发展功能,引领学生的个性发展。

⑤学校管理工作。a.积极探讨学校管理制度创新,建立“层级管理,分线负责”的新型学校管理制度,实现学校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b.确立“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意识,构建现代管理的运作机制,推动亲情化人际关系的形成,建立人性化的后勤管理体系。c.完善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制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d.构建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教师、学校评价体系。

⑥校园建设工作。a.努力建设数字化的校园。b.实施“环境熏陶工程”,进一步物化美化校园环境,创建更高级别的绿色学校和特色学校,提升校园文化内涵。

(二)主要工作

1、德育

1)开展“学生自我教育”课题研究活动。

2)以“健康成长”为主题,建设班队文化,开展系列教育活动,为学生的成长打下亮丽的精神世界的底色。

3)开展学生文明形体、文明礼仪、文明语言、文明交际等系列教育专题活动,培养具有文明素养的学生。

4)继续拓展和深化主题教育节的活动,每年开展“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读书节”等活动,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2、师资队伍

1)调查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制定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计划,促进教师自我发展。

2)继续开展教师“师德”教育,每学期进行学生和家长对教师工作满意度测评。

3)建立教师教育教学反思制度。撰写教学后记、教学日记、教学案例评析,采用行动分析法剖析教学案例。

4)完善教师研讨制度,创设教师学习研讨的硬环境和软环境。提供书报资料,推荐阅读文章,建设几个学术研讨室,开设学术交流、教师个人网页,精简会议时间,为教师的学习与研讨提供时间和空间的保障。

5)实行“名教师培养导师制”,聘请专家、学者、名师与学校骨干教师结对子培养。与大学、教科研机构联系,定期派教师参加进修、培训活动。

6)积极推进“名师工程”建设;建立“教师专业成长档案袋”,记录教师成长的足迹。

7)召开学校名师教育教学思想研讨会,结集出版《教育教学案例评析》、《我的教育教学故事》、《教师教育教学论文集》、《综合实践活动案例》以及教师个人教育教学专著,总结和推广学校名教师经验。

3、课程

1)完善英语口语教学,整合部分学科内容,开设“双语”教学实验班,开展多样化的综合实践活动。

2)积极开发特色校本课程和综合性校本课程。

3)开展“学生成长档案袋”评价和展示性评价的探索,考试制度的改革。

5)建立综合实践活动基地。

4、教学

1)筹划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发展中心,形成学校学科发展特色,总结教师教学风格,进行校本培训和校外培训。

2)成立“教学导师团”,聘请教研专家、名特教师定期来校开展教学研讨活动,指导教学工作。

5、学校管理

1)广泛征求意见,修订学校常规管理制度。

2)完善行政机构,补齐行政岗位,落实“层级管理”的思想。

3)学校管理干部竞聘上岗。

4)改革奖励制度,增强创新成果奖的比例,推动学校原始创新。

5)开展教育联动工作。与一些本市的知名学校结对,开展多形式的交流活动。

6)逐步建设数字化校园。帮助教师建设个人网页、博客、班级网页;推进“班班通”。

7)实施“环境熏陶工程”,建设主题书画、主题展板、主题标语等。

11、教职工的0-3岁小孩幼儿园不接收,影响教职工的工作,建议学校建一个接收0-3岁幼儿的机构,解决教师后顾之忧。

保育院回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委员会令25号《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适龄幼儿为3周岁至6周岁(或7周岁)。保育院为解决教职工后顾之忧,一直以来招收2周岁至6周岁(或7周岁)教职工子女入园。2020年秋季因受硬件条件限制(教室不够),暂时取消托班,待保育院新教学楼建成,再恢复托班幼儿招生。